越中开道院,种竹已成林。
远路诗篇积,离筵酒盏深。
海潮三万里,月晕一千寻。
同是殊乡客,何堪送别心。
越中开道院,种竹已成林。
远路诗篇积,离筵酒盏深。
海潮三万里,月晕一千寻。
同是殊乡客,何堪送别心。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离别之情的作品,但风格和内容略有不同。
第一首诗以越中的开道院为背景,描绘了竹林深深,诗人在此处积累了许多创作的诗篇,离别宴会上酒杯深沉,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离别的伤感。诗人通过“海潮三万里”和“月晕一千寻”的宏大景象,寄托了对家乡的遥远距离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以“同是殊乡客,何堪送别心”直抒胸臆,表达了异地他乡的孤独与离别的痛苦。
第二首诗是危素在寓馆暂移后,梦中收到父亲的诗作,以此为灵感,写给吕尊师的送别诗。诗中提到“移书别西舍”,表达了迁移住所后的离别情绪。诗人运用“树远风难至,窗虚月入深”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月光的深邃,体现了孤独的读书生活。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鼓励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借酒消愁的孤独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和师生情谊。
翠柔香嫩,乍春风庭院。换却幽人读书眼。
淡鹅黄袅袅,玉破梢头,莺未啭,绿皱池波尚浅。
王孙才别后,长负芳时,碧草萋萋绣裀软。
海棠桃花雨,红湿青衫,春心荡,不省花飞减半。
待持酒高堂、劝东皇,且爱惜芳菲,留春借暖。
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
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弄晚。
洲上青苹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阑干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归懒。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