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木始凋霜,溪梅已飘素。
河山自殊方,景物宛如故。
悠悠川陆行,日日年华度。
迁客未停舟,江烟欲成暮。
津木始凋霜,溪梅已飘素。
河山自殊方,景物宛如故。
悠悠川陆行,日日年华度。
迁客未停舟,江烟欲成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初冬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流年易逝和旅途中孤独感受的深刻体验。
"津木始凋霜,溪梅已飘素。" 这两句通过对树木与梅花的描写,表现出初冬时节的萧瑟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怀。"河山自殊方,景物宛如故。" 这里强调了自然界中河流、山峦及其它景物的独立性和永恒性,与诗人自身的漂泊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于久远往事的追念。
"悠悠川陆行,日日年华度。" 这两句则是直接抒发了时间流逝、光阴荏苒的感慨,表明了诗人在旅途中对于时光易逝的深切感受。
最后两句 "迁客未停舟,江烟欲成暮。" 描述了诗人作为一个旅者,还未能停泊下来,心中的忧愁和外界渐渐笼罩上来的暮色交织在一起,显现出一种无尽的旅途孤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漂泊和个人的寂寞感受,是一首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衡门掩绿苔,树下绝尘埃。
偶赴高僧约,旋知长者来。
云山堪眺望,车马必裴回。
问以何为待,惭无酒一杯。
何处营求出世间,心中无事即身闲。
门外水流风叶落,唯将定性对前山。
鞞鼓喧喧对古城,独寻归鸟马蹄轻。
回来看觅莺飞处,即是将军细柳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