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通济里居酬庐肇见寻不遇》
《通济里居酬庐肇见寻不遇》全文
唐 / 刘得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衡门掩绿苔,树下绝尘埃。

偶赴高僧约,旋知长者来。

云山堪眺望,车马必裴回。

问以何为待,惭无酒一杯。

(0)
翻译
简陋的门扉掩映着青苔,树下没有丝毫尘埃。
偶尔应约去拜访高僧,却发现长者不期而至。
远望云山景色宜人,车辆马匹在此徘徊。
询问我为何等待,只能惭愧地说没有美酒招待。
注释
衡门:简陋的门。
掩:遮掩。
绿苔:青苔。
绝:没有。
尘埃:尘土。
偶:偶尔。
赴:前往。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旋:立刻。
长者:年长有威望的人。
眺望:远望。
车马:车辆和马匹。
裴回:徘徊,逗留。
何为:为何。
待:等待。
惭:惭愧。
无:没有。
酒一杯:一杯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净幽静的山林景象。"衡门掩绿苔,树下绝尘埃"两句,通过对庭院和树下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个被自然覆盖、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偶赴高僧约,旋知长者来"则表明诗人应邀前往拜访高僧,但转瞬间便得知长者已到达,这里的“长者”可能指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侣或是有道之士。

"云山堪眺望,车马必裴回"两句,诗人在仰望云雾缭绕的山峦时,感慨于来访者一定会带着敬仰之心返回。最后一句"问以何为待,惭无酒一杯"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款待远来的长者的遗憾和歉意,因为没有准备好相应的礼遇,如同缺少了一份简单的欢迎仪式——即便是一杯酒也未能准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洁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如愿款待尊者的失落与遗憾。

作者介绍

刘得仁
朝代:唐

刘得仁(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其三

虞罗不置翟公门,解组尤多长者轩。

蝶梦半酣醒晓漏,鹤衣犹湿曝朝暄。

独誇长短三千句,未注汪洋十万言。

老去再逢真率会,肯辞衰白共开尊。

(0)

蓑笠赠洪方二子侑以小诗

赠蓑护子身,赠笠护子首。

自馀身首外,长物亦何取。

大雨与大旱,槁坐不出门。

蓑笠时置之,所性有不存。

(0)

有怀南岳之约作诗酬觉山侍御

故人知我趣,与我衡山行。

六翮生长风,意气倾洞庭。

北斗垂清光,南山入紫冥。

揽结兼两室,朱明与朱陵。

优游寻五峰,玩心于神明。

(0)

至衡州作怀祝岣嵝宪副

岣嵝相期岣嵝峰,我来双袖驭天风。

书堂独锁人何在,云隔巫山几万重。

(0)

喜黄小江佥宪至同坐宝峰·其二

空山十日想清辉,两笠真同坐翠微。

论道我惭非白鹿,好贤君已到缁衣。

禹周天下应难少,沮溺于今敢厚非。

出处论心能不异,溪山何用久相依。

(0)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十四

先生行止总随时,最有江间鸥鹭知。

桃李于今春几度,苍松留得老龙知。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