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山人去不返,亭亭一柱玉当门。
飞流恍听雷霆斗,怪石虚惊虎豹蹲。
梁帝斗坛荒草积,十仙题字古苔昏。
闻道潜通三万里,几时骑鹿看真源。
石室山人去不返,亭亭一柱玉当门。
飞流恍听雷霆斗,怪石虚惊虎豹蹲。
梁帝斗坛荒草积,十仙题字古苔昏。
闻道潜通三万里,几时骑鹿看真源。
这首诗描绘了善权洞的壮丽景象与历史遗迹,充满了神秘与古朴的气息。
首联“石室山人去不返,亭亭一柱玉当门”以“石室山人”开篇,暗示了洞穴的神秘与古老,接着以“亭亭一柱玉当门”形象地描绘出洞口的壮观景象,仿佛一柱晶莹剔透的玉石矗立在门前,引人入胜。
颔联“飞流恍听雷霆斗,怪石虚惊虎豹蹲”进一步渲染了洞内环境的雄伟与生动。飞瀑似雷霆般轰鸣,怪石间仿佛藏匿着虎豹,营造出一种既壮美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颈联“梁帝斗坛荒草积,十仙题字古苔昏”则将视角转向历史,通过“梁帝斗坛”和“十仙题字”的描述,展现了善权洞的历史文化底蕴,荒草与古苔的细节描绘,更添了几分沧桑感。
尾联“闻道潜通三万里,几时骑鹿看真源”表达了对洞内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欲望,想象着有一天能深入洞底,探寻其真正的源头,充满了探险精神和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善权洞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