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时休杖屦,胜槩洗尘凡。
屏障开苍壁,龙蛇拔老杉。
水明花并倒,山叠玉相搀。
卜筑公相可,吾当住翠岩。
乘时休杖屦,胜槩洗尘凡。
屏障开苍壁,龙蛇拔老杉。
水明花并倒,山叠玉相搀。
卜筑公相可,吾当住翠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向往自然生活的心境。
“乘时休杖屦,胜槩洗尘凡。”这里,诗人使用了“乘时”一词,意味着顺应时光的流转,去除世间的烦恼。"杖屦"指的是古代行走用的木棒和草鞋,"胜槩"则是一种清洁水源的意思,整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洗净尘埃的愿望。
“屏障开苍壁,龙蛇拔老杉。”这两句写景极具画面感。"屏障"指的是山势如同屏风一样阻挡视线,而"苍壁"则形容山石之古老与坚硬。"龙蛇"在这里象征着力量强大,"拔老杉"则显示了它们的巨力。
“水明花并倒,山叠玉相搀。”这两句更显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水明”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水面,而"花并倒"则描绘了一幅花瓣随流水漂浮的画面。"山叠玉"形容山势层叠如同堆积的美玉,而"相搀"则表达了山石之间彼此交织、紧密相连。
“卜筑公相可,吾当住翠岩。”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选择。“卜筑”意指测定吉凶或选择吉地,而"公相可"则是说这个地方被公认为适宜。"吾当住翠岩"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美丽山岩中安居乐业。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是一篇情感真挚、意境清新之作。
南浦维舟初拜公,五谿随牒限趋风。
问途欲假移官见,倾听{讓亠换艹}闻召节东。
不但朝阳徯鸣凤,正思御史昔乘驄。
我曹意见非黎庶,大庇要令天下同。
湖海频年历四迁,治声往往遂无前。
长沙夜席喜今召,右史素风追昔传。
要识平治端有道,不知论奏孰为先。
岂惟人士想风采,闻说天心正渴贤。
不独论新昏,晏晁原老亲。
见来能几日,别去忽今晨。
圣代无迁贾,明时岂避秦。
长沙武陵地,行乐异伤神。
九州四海张安国,翰墨文章自出奇。
无复若人空阁象,忽逢难弟更名诗。
流风善政未云远,家世斯文当属谁。
我愧不堪门户寄,相逢叹息在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