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刘孟庸》
《挽刘孟庸》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衣冠归旧族,儒术自皇元。

落日迷沧海,青山满故园。

衰麻悲令子,期杖哭遗孙。

海外诸朋友,伤心入梦魂。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刘孟庸》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表达了对逝者刘孟庸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追思以及对家族、传统和友情的感慨。

首句“衣冠归旧族”,点明了逝者回归家族的背景,暗示其生前的身份与地位。接着,“儒术自皇元”一句,既赞扬了逝者在学术上的成就,也暗含了对其人格品质的肯定,将个人修为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体现了对逝者德行的颂扬。

“落日迷沧海,青山满故园”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哀思。落日映照下的大海显得迷茫而深邃,象征着逝者生命的终结;而青山满布的故园,则是生者对逝者所在之地的怀念,两相对比,更增哀愁之感。

“衰麻悲令子,期杖哭遗孙”则直接描绘了家族成员面对丧事的悲痛心情。令子(指年幼的儿子)和遗孙(指已故者的孙子)的出现,不仅增加了哀伤的氛围,也强调了家族传承的断裂与哀悼的深远影响。

最后,“海外诸朋友,伤心入梦魂”一句,将哀思扩展至更广阔的范围,不仅限于家族内部,还包括了逝者的朋友。这种情感的传递,体现了友谊的深厚与哀悼的普遍性,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挽刘孟庸》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同时也展现了家族、友情、传统等主题的深刻内涵,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性和情感深度的挽诗。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峡山飞来寺

寺本飞来胜,山从两峡奇。

扪萝探旧迹,蹑屩读荒碑。

紫翠中天现,笙簧万壑吹。

由来陵谷异,登眺未堪疑。

(0)

舟雨二首·其二

春至应多雨,愁缘夜打篷。

岂须留滞怨,润物却为功。

(0)

雨中闻莺二首·其一

细雨催春暮,流莺尽日啼。

湿枝愁并坐,似亦厌卑栖。

(0)

元夕过宋子顺署中小饮

沉沉院落雪初消,月色溶溶逗绮寮。

火树夜寒花并美,璧门星聚景偏饶。

行游士女多欢洽,羁旅朋交岂寂寥。

不为主人增酒态,千金何以直兹宵。

(0)

咏怀

人世随化迁,幻寓何茫茫。

笼鸟触四隅,大道多亡羊。

焉知昔之非,畴据今惟臧。

时来亦簪组,剖木施青黄。

澡浴必振衣,肮脏岂升堂。

远志成小草,故山还翱翔。

大瓢虑为樽,绿荷集为裳。

灼灼荔子丹,袅袅竹枝长。

息阴果可食,静挹南风凉。

从前无乃误,一笑歌沧浪。

(0)

狼岭樵歌

狼岭烟消樵采深,□□□□□□□。

□□处处逢良杞,伐木丁丁□□清。

□□□□□□□,尘湮随分话长林。

柴扉□□□□□,□□□□□子心。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