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里岭》
《九里岭》全文
宋 / 杨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上下各九里,东西只数家。

田横梯齿密,松列雁行斜。

分镳争岭道,孤往接天涯。

为我谢风景,何路不开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lǐng
sòng / yángyín

shàngxiàjiǔdōng西zhīshùjiā

tiánhéng齿chǐsōnglièyànxíngxié

fēnbiāozhēnglǐngdàowǎngjiētiān

wèixièfēngjǐngkāihuā

注释
上下:形容距离之远。
九里:古代长度单位,此处形容地域广阔。
东西:方位词,这里指左右两侧。
田横梯齿密:形容田地整齐如梯,密集排列。
雁行斜:像雁阵一样排列,形容松树整齐有序。
分镳:马匹分开道路,比喻众人分散。
孤往:独自一人前往。
天涯:天边,尽头。
谢风景:向美景致致意。
何路不开花:询问哪里的路没有花开,象征希望处处皆美。
翻译
上上下下九里宽,东西只有几户人家。
田横的梯田像牙齿般密集,松树排列成雁行斜线。
马匹分散在山道上竞逐,孤独一人前往天边边际。
请帮我向美景问候,何处的路不会花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偏远的山岭之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趣味。"上下各九里,东西只数家"表明诗人所在之地四周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只有几户人家散居其间,给人以深远和寂寞的感觉。

"田横梯齿密,松列雁行斜"中,“田横”描写的是梯田紧密相连的情景,而“松列雁行斜”则形象地表达了松树成排,飞鸟斜飞的生动画面。这些意象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图。

"分镳争岭道,孤往接天涯"句中,“分镳”可能指的是山路曲折蜿蜒,“争岭道”则表现了诗人攀登山岭的艰难与执着。"孤往接天涯"则是对这种探险行为的情感升华,似乎诗人在这片未被世人踩踏过的地带寻找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一句“为我谢风景,何路不开花”则充满了哲理与象征意义。诗人似乎在对自然之美表示感激,并且表达了一种观点:无论走哪条路,都能发现新的美好,这正是诗人的乐观态度和艺术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岭、田园、松林与飞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杨寅
朝代:宋

杨寅,字少云,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同进士出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历泾县尉(《永乐大典》卷一一九八○引《径城志》)、秘书丞、著作郎(《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宗正寺主簿(《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七)。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随侍猎高唐

晓猎高唐露未乾,纷纷雉兔出林间。

龙孙舍矢真如破,鹰犬相看愧素餐。

(0)

题赵侍郎所藏画三首·其三竹

忆昔云帆过洞庭,万竿烟雨鹧鸪鸣。

如今却向图中看,无限新情与旧情。

(0)

过章练塘

塘名章练起何时,试问村翁尽不知。

画舸乘风搥鼓过,落花飞絮谩相随。

(0)

挽少师姚公广孝三首·其二

七十之年自古稀,多公眉寿接期颐。

童颜鹤发神仙侣,玉带朱衣太子师。

报国有心频献策,退朝无事只哦诗。

如今乘化逍遥去,玄塔风生草树悲。

(0)

次韵答虎石道人三首·其三

每夜钩帘起看星,六符耿耿泰阶平。

道人何独耽风月,不我相群攫利名。

琢句春生池草梦,翻经时动海潮生。

闲忙有分知谁并,惭愧无依记别情。

(0)

题云居先生遗像

神仙中人云居翁,秀气原自仙华钟。

蚤年即远簪缨丛,侨居静挹林泉风。

群书诸子既折衷,内经脉诀尤研穷。

活人要济岐黄功,不容二竖欺疲癃。

柰何晚厌人间踪,乘风顿返蓬莱宫。

寄兹清影尺素中,眉疏目朗双颊红。

飘飘独步谁能同,商山旧有东园公。

我来相对语莫通,举头怅望仙华峰。

举头怅望仙华峰,云深不见青芙蓉。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