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顾士行》
《挽顾士行》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东吴回首每伤神,千里关河百战身。

旧业已随烽火尽,白头无复故乡春。

百年谱系雕虫细,半世功名马鬣新。

闻道辽东多野葬,死生高谊更何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为悼念友人顾士行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联“东吴回首每伤神,千里关河百战身。”开篇即以“东吴”点明地点,暗含历史背景,同时“回首”二字引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伤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接着“千里关河百战身”,描绘了逝者一生的艰辛与战斗,既有空间上的辽阔,也有时间上的漫长,展现了其人生的波折与壮烈。

颔联“旧业已随烽火尽,白头无复故乡春。”进一步深化主题,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联系起来。烽火象征战争,旧业的消逝意味着家园的破败,而“白头无复故乡春”则表达了对失去故土和美好时光的哀叹。这里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颈联“百年谱系雕虫细,半世功名马鬣新。”转而探讨人生价值与历史记忆。通过“百年谱系”与“半世功名”的对比,诗人反思了生命的意义与历史的评价。雕虫细指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微小存在,而马鬣新则暗示了逝者虽已离世,但其功绩与名声仍被后人铭记。这一联既是对逝者成就的肯定,也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历史永恒的思考。

尾联“闻道辽东多野葬,死生高谊更何人。”以辽东野葬为背景,进一步强调了生死之间的距离与友谊的珍贵。在生命的尽头,无论地位高低,最终都将归于尘土。在此背景下,诗人提出“死生高谊更何人”,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与赞美,同时也对逝者高尚情操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它不仅是一曲哀歌,更是对生命意义、历史记忆以及友情价值的哲学探讨。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送僧游庐山将之西蜀谒玉泉尊者

闻道山人庐阜去,远从西蜀陟崔嵬。

舟行五月瞿唐险,天入三巴鸟道回。

兰若清猿闻苦竹,袈裟细雨忆黄梅。

玉泉智者还相见,应说乡人海上来。

(0)

题赵氏所藏画

绣岭宫前西日晖,忽惊岚气上人衣。

人家隔岸留残照,楼阁经年掩翠微。

游子不知秋已暮,蹇驴直与世相违。

何当写我临流处,黄石桥头看钓矶。

(0)

题柯博士梅竹图

文王宴罢奎章阁,博士归来两鬓丝。

写得寒梅与修竹,照人清影尚参差。

(0)

题柯丹丘墨竹

玉文堂上写琅玕,只作吴兴老可看。

一夜秋风动寥廓,綵云零落凤毛寒。

(0)

题秋江图为黄友仁赋

老树槎牙石巃嵷,隔岸人家紫烟重。

长江苍茫日夜浮,天堑西来云影动。

驾风上水谁家船,片帆高飏孤云边。

林下伊谁褦襶子,抱琴应访草堂仙。

毫端远势莫与比,巴陵洞庭秋色里。

莫是当年顾虎头,写出沧洲千万里。

(0)

早行和弟可庵二首·其二

鸡鸣野客整雕鞍,路渐分明出乱山。

记得少年因中酒,一竿红日倚歌鬟。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