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才五日,同访隐君家。
崖石昂如马,田塍曲似蛇。
诣幽诗缓得,扶倦杖堪誇。
为忆山居好,留连至日斜。
立春才五日,同访隐君家。
崖石昂如马,田塍曲似蛇。
诣幽诗缓得,扶倦杖堪誇。
为忆山居好,留连至日斜。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访俞光大山居》描绘了春天刚至时探访友人隐居之处的情景。首句“立春才五日”点明了时令,显示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友人隐居生活的期待。接下来的两句“崖石昂如马,田塍曲似蛇”,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奇特与自然之美,崖石峻峭,田埂蜿蜒,富有动态感。
“诣幽诗缓得”表达了诗人漫步在幽深的山径中,欣赏美景,心境悠然,吟诗作赋也显得从容不迫。“扶倦杖堪誇”则写出诗人虽然路途劳累,但杖藜而行,欣赏山居之乐,足以自得其乐,流露出对山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两句“为忆山居好,留连至日斜”,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深怀念和依恋,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直到夕阳西下仍不愿离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寻喜可知,放锡便论诗。
酷爱山兼水,唯应我与师。
风雷吟不觉,猿鹤老为期。
近辈推栖白,其如趣向卑。
伊余龙钟归海涯,千山万水情自怡。
梦公别我还上国,江边惨执行迟迟。
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又示我数首新诗尽是诗。
只恐不如此,若如此如此,即须天子知。
萧萧金吹荆门口,槐菊斗黄落叶走。
前程胜事未可涯,但空圭峰难入手。
莲峰掌记韩拾遗,雁行雍穆世所稀。
二十年前即别离,凭师一话吟朝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