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起虽名世,相承必象贤。
亦尝紬石室,终莫续铜川。
颇觉卿惭长,徒知物本元。
此生甘寂寂,白首抱遗编。
特起虽名世,相承必象贤。
亦尝紬石室,终莫续铜川。
颇觉卿惭长,徒知物本元。
此生甘寂寂,白首抱遗编。
诗人通过这首词展现了对古人修建水利事业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面对浩如烟海的典籍时的自谦与无奈。
"特起虽名世,相承必象贤"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那些能够名垂青史、后代相传并且能象征智慧和贤德的人物充满了赞赏之情。这些人物很可能是指古代修建水利工程的贤臣或圣君。
接下来的"亦尝紬石室,终莫续铜川"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在浩瀚典籍面前的渺小无力感。"紬石室"暗示了古代修建水利时的艰难与神秘,而"续铜川"则显示出对不能继续这份伟业的无奈。
第三句"颇觉卿惭长,徒知物本元"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自谦之情。"颇觉卿惭长"意味着对于自己才能的局限有所感触,而"徒知物本元"则是说诗人虽然知道事物的根本和起源,但却无能为力。
最后两句"此生甘寂寂,白首抱遗编"表达了诗人的淡然与超脱。"甘寂寂"意味着对于平静的生活感到满足,而"白首抱遗编"则是说到了老年仍然抱着未完成的事业或学问,这里可能指的是那些古代典籍。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比古人与自我,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能力局限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面对浩瀚知识时的无力感和淡然超脱的人生态度。
方山长者奇而秀,枣柏延年驱麦豆。
神管重岩侍玉龙,齿颊光明烂如昼。
智慧花生华藏门,十兆九万皆灵透。
金台佛种诞偏长,慧庵李子乃其后。
吉祥之草两手持,梵刹随地建无时。
珊瑚玛瑙夜光珠,螺丝宝髻严金躯。
三千座广一室小,须臾取供如飞鸟。
童子惯闻上品经,家人亦礼莲花表。
膝边光彩看凤毛,阶前作舞拖青袍。
慧业不须江淹笔,功名可得吕虔刀。
大地春归一日长,天花缭绕天人想。
我说此偈祝永年,磬声清韵泻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