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罴无梦到人间,口熟灵文心更閒。
旧殿朝昏常自住,陈村风雨不时还。
眼看种树俱成荫,兴至题诗且莫删。
向比赵州参我法,南泉翻愧鬓毛斑。
熊罴无梦到人间,口熟灵文心更閒。
旧殿朝昏常自住,陈村风雨不时还。
眼看种树俱成荫,兴至题诗且莫删。
向比赵州参我法,南泉翻愧鬓毛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禅修生活中的心境与日常。首句“熊罴无梦到人间”,以熊罴象征高僧远离尘世,不为世俗所扰,表达了其超脱凡俗的心境。接着“口熟灵文心更閒”一句,说明高僧虽能熟练运用佛法教义,但内心却保持宁静,不为言语所累。
“旧殿朝昏常自住,陈村风雨不时还”两句,通过描述高僧在寺院中不论早晚、无论风雨都独自修行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坚定的修行意志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眼看种树俱成荫,兴至题诗且莫删”则体现了高僧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他不仅见证了树木的成长,还能在兴致来临时挥毫题诗,记录下心灵的触动。
最后,“向比赵州参我法,南泉翻愧鬓毛斑”两句,以赵州和尚和南泉和尚为典故,表达了高僧对自己修行方法的自信,同时也谦逊地表示自己年岁已高,但依然坚持修行,不因岁月而放弃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高僧在禅修生活中的独特心境和高尚情操,以及对自然、艺术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荷今折风雨,落泪夫何叹。
见汝请明日,孤根后土安。
何由触冥性,心气忽奔澜。
横游不得遂,直上多其端。
冥冥一尺土,砉若钻天难。
迎风变青翠,向日成朱丹。
开落一不吝,替萼宵抟抟。
悬知此盆内,百孔能相贯。
房房遍已实,根本又可餐。
有生百虫附,来去无相干。
吾衷独含愧,给水徒未乾。
滋渗任奴婢,隔望成朝欢。
潇湘洞庭上,弥路花漫漫。
传闻有司命,乃是神仙官。
五更得月际,大士乘飞鸾。
停云拂素袖,洒露当花冠。
嗟兹一华植,岂有高灵看。
哀哀楚骚子,抱石沉急湍。
奇躯不得腐,化作荷根蟠。
传为万万本,七窍心犹完。
人间习不识,此是荷之耑。
君看本末在,岂肯为椒兰。
埋藏弗复道,摧落终心酸。
《吾所植荷既开尽而风雨频至坐见其萎谢慰别以诗》【清·范当世】荷今折风雨,落泪夫何叹。见汝请明日,孤根后土安。何由触冥性,心气忽奔澜。横游不得遂,直上多其端。冥冥一尺土,砉若钻天难。迎风变青翠,向日成朱丹。开落一不吝,替萼宵抟抟。悬知此盆内,百孔能相贯。房房遍已实,根本又可餐。有生百虫附,来去无相干。吾衷独含愧,给水徒未乾。滋渗任奴婢,隔望成朝欢。潇湘洞庭上,弥路花漫漫。传闻有司命,乃是神仙官。五更得月际,大士乘飞鸾。停云拂素袖,洒露当花冠。嗟兹一华植,岂有高灵看。哀哀楚骚子,抱石沉急湍。奇躯不得腐,化作荷根蟠。传为万万本,七窍心犹完。人间习不识,此是荷之耑。君看本末在,岂肯为椒兰。埋藏弗复道,摧落终心酸。
https://shici.929r.com/shici/FNE8lC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