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慈被禅人八十又一》
《慈被禅人八十又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熊罴无梦到人间,口熟灵文心更閒。

旧殿朝昏常自住,陈村风雨不时还。

眼看种树俱成荫,兴至题诗且莫删。

向比赵州参我法,南泉翻愧鬓毛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禅修生活中的心境与日常。首句“熊罴无梦到人间”,以熊罴象征高僧远离尘世,不为世俗所扰,表达了其超脱凡俗的心境。接着“口熟灵文心更閒”一句,说明高僧虽能熟练运用佛法教义,但内心却保持宁静,不为言语所累。

“旧殿朝昏常自住,陈村风雨不时还”两句,通过描述高僧在寺院中不论早晚、无论风雨都独自修行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坚定的修行意志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眼看种树俱成荫,兴至题诗且莫删”则体现了高僧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他不仅见证了树木的成长,还能在兴致来临时挥毫题诗,记录下心灵的触动。

最后,“向比赵州参我法,南泉翻愧鬓毛斑”两句,以赵州和尚和南泉和尚为典故,表达了高僧对自己修行方法的自信,同时也谦逊地表示自己年岁已高,但依然坚持修行,不因岁月而放弃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高僧在禅修生活中的独特心境和高尚情操,以及对自然、艺术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与沈助教同宿湓口夜别诗

我为浔阳客,戒旦乃西游。

君随春水驶,鸡鸣亦动舟。

共泛湓之浦,旅泊次城楼。

华烛已消半,更人数唱筹。

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

(0)

广陵岸送北使诗

行人引去节,送客舣归舻。

即是观涛处,仍为郊赠衢。

汀洲浪已息,邗江路不纡。

亭嘶背枥马,樯啭向风乌。

海上春云杂,天际晚帆孤。

离舟对零雨,别渚望飞凫。

定知能下泪,非但一杨朱。

(0)

代刘勋妻王氏杂诗

谁言去妇薄,去妇情更重。

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

远望未为遥,踟蹰不得共。

(0)

丈夫要雄戟,更来宿紫庭。

今者宅四海,谁复有不并。

(0)

吾所植荷既开尽而风雨频至坐见其萎谢慰别以诗

荷今折风雨,落泪夫何叹。

见汝请明日,孤根后土安。

何由触冥性,心气忽奔澜。

横游不得遂,直上多其端。

冥冥一尺土,砉若钻天难。

迎风变青翠,向日成朱丹。

开落一不吝,替萼宵抟抟。

悬知此盆内,百孔能相贯。

房房遍已实,根本又可餐。

有生百虫附,来去无相干。

吾衷独含愧,给水徒未乾。

滋渗任奴婢,隔望成朝欢。

潇湘洞庭上,弥路花漫漫。

传闻有司命,乃是神仙官。

五更得月际,大士乘飞鸾。

停云拂素袖,洒露当花冠。

嗟兹一华植,岂有高灵看。

哀哀楚骚子,抱石沉急湍。

奇躯不得腐,化作荷根蟠。

传为万万本,七窍心犹完。

人间习不识,此是荷之耑。

君看本末在,岂肯为椒兰。

埋藏弗复道,摧落终心酸。

(0)

访菊

云天皎洁敛晴容,信步西郊觅旧踪。

乍雨泥深粘小屐,经霜藓滑倚长筇。

灵根有种寻难得,高雅宜人兴倍浓。

一往真情问五柳,休教相忆不相逢。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