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重裘也觉寒,推蓬枕畔见层峦。
去憎乱石堆高岸,归爱轻帆吼夜湍。
无数云霞迂笑傲,几多鸥鸟自蹒跚。
近怀不是重重恶,一月那伤行路难。
即使重裘也觉寒,推蓬枕畔见层峦。
去憎乱石堆高岸,归爱轻帆吼夜湍。
无数云霞迂笑傲,几多鸥鸟自蹒跚。
近怀不是重重恶,一月那伤行路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首句“即使重裘也觉寒”以寒意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即便穿着厚重的裘衣也无法抵御。接着“推蓬枕畔见层峦”,通过推开篷帐见到连绵的山峦,暗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
“去憎乱石堆高岸,归爱轻帆吼夜湍。”这两句对比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不同情境下情感的转变。离开时厌恶乱石堆积的陡峭岸边,而归来时却喜爱轻舟在夜晚湍急水流中发出的声响,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
“无数云霞迂笑傲,几多鸥鸟自蹒跚。”云霞与鸥鸟的形象,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与情感,云霞似乎在嘲笑与傲视,鸥鸟则自在蹒跚,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与意境的深远。
最后,“近怀不是重重恶,一月那伤行路难。”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哲学思考。尽管近处的困难重重,但一个月的时间不足以伤害行走在人生路上的人。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我行循秋意,朝朝率西浒。
入山本自深,况复穿林薮。
谁携南浦云,尽作东乡雨。
弥旬见伏阴,每旦风雷怒。
岩阿少剩藏,烟霭相倾吐。
幽壑染黄精,疑是千山乳。
万象纷凄其,历乱谁堪主。
柳懒如欲眠,竹醉犹解舞。
山鸟无一飞,山人多闭户。
谁怜万里客,独行何踽踽。
所嗟行路难,雨行倍辛苦。
目断岭南峰,迷离安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