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澹归韵九首·其二》
《和澹归韵九首·其二》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即使重裘也觉寒,推蓬枕畔见层峦。

去憎乱石堆高岸,归爱轻帆吼夜湍。

无数云霞迂笑傲,几多鸥鸟自蹒跚。

近怀不是重重恶,一月那伤行路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首句“即使重裘也觉寒”以寒意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即便穿着厚重的裘衣也无法抵御。接着“推蓬枕畔见层峦”,通过推开篷帐见到连绵的山峦,暗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

“去憎乱石堆高岸,归爱轻帆吼夜湍。”这两句对比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不同情境下情感的转变。离开时厌恶乱石堆积的陡峭岸边,而归来时却喜爱轻舟在夜晚湍急水流中发出的声响,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

“无数云霞迂笑傲,几多鸥鸟自蹒跚。”云霞与鸥鸟的形象,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与情感,云霞似乎在嘲笑与傲视,鸥鸟则自在蹒跚,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与意境的深远。

最后,“近怀不是重重恶,一月那伤行路难。”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哲学思考。尽管近处的困难重重,但一个月的时间不足以伤害行走在人生路上的人。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幽居

养性惟宜拙,山中一草堂。

风来门自动,月到院生光。

径僻青苔滑,窗虚绿树藏。

淡然无一物,高卧对羲皇。

(0)

星岩

乍入不知处,山风逆面凉。

四时似飞雨,几折透湖光。

倒碛分辰宿,流声合徵商。

避秦当日叟,此地却遗忘。

(0)

黄雀行

戚促戚促,黄雀啄我屋。

为言黄雀勿相逐,北山弩儿开,南山火云暴。

沧海故交分,谁者为心腹。

拔剑捎网罗,身为知己戮。

生不逢凤凰,坐盼双鸿鹄。

山长路险与心违,不如薄暮空仓宿。

(0)

春岸

高深何所极,春在小河滨。

水映融和地,舟偕荡漾人。

游鱼听黄鸟,垂柳拂青蘋。

伫立忘言久,君休疑问津。

(0)

游牛首山·其一

鹿苑遥侵梦,鸡声早唤游。

出门星挂柳,入路雨横丘。

农鼓回溪剩,村炊远树留。

喜于曾曲里,一杖系青州。

(0)

东乡道中苦雨

我行循秋意,朝朝率西浒。

入山本自深,况复穿林薮。

谁携南浦云,尽作东乡雨。

弥旬见伏阴,每旦风雷怒。

岩阿少剩藏,烟霭相倾吐。

幽壑染黄精,疑是千山乳。

万象纷凄其,历乱谁堪主。

柳懒如欲眠,竹醉犹解舞。

山鸟无一飞,山人多闭户。

谁怜万里客,独行何踽踽。

所嗟行路难,雨行倍辛苦。

目断岭南峰,迷离安可数。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