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燕支寄杜位》
《过燕支寄杜位》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

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yànzhīwèi
táng / céncān

yànzhīshān西jiǔquándàoběifēngchuīshājuànbáicǎo

chángānyáozàiguāngbiānjūnjiànlìngrénlǎo

注释
燕支山:指燕支山,位于今中国甘肃省,常用于诗歌中描绘边塞风光。
酒泉:地名,位于中国甘肃省,古时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
北风:从北方吹来的风,常象征寒冷或荒凉的情境。
白草:被风沙染成白色的草,形容边塞的荒凉景象。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今西安,常用来代指朝廷或远方的故乡。
日光边:比喻非常遥远的地方,如同在太阳的边缘。
忆君:思念你,君是对人的尊称,这里指思念的对象。
令人老:使人感觉时光飞逝,容颜渐老,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
翻译
燕支山以西通往酒泉的路上,北风卷起沙尘覆盖着白色的草。
长安城遥遥地似乎在太阳的另一边,思念你却见不到,让人感到岁月匆匆人易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燕支山西酒泉道”点明了地理位置,"北风吹沙卷白草"则是对当时景色的生动刻画,展示了一种荒凉与萧瑟的氛围。

中间两句“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诗人通过对远方都城长安的向往,以及因思念亲人而感受到的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表达了深切的情感。这里的“忆君”指的是对亲人或友人的怀念,而“不见令人老”则是说这种相隔两地的思念,让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衰老。

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意境凄美,是唐代岑参先生运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的一次成功尝试。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游山同翰君作

落日陀台畔,晴空一雁飞。

平芜迷望远,野鸟向人低。

金井凄寒缏,秋砧捣客衣。

故园松菊好,三径愿同归。

(0)

春阴

薄帷淡如烟,春阴浓于墨。

窗前倚复倚,稍觉寒恻恻。

顾兹瓶中花,倍有销魂色。

因思成小筑,万本会香国。

南轩坐管领,红紫面皆北。

太阴有炼形,暄妍未为得。

(0)

番禺梁节庵先生贻外子崇陵雪一罂因煎茶荐先太保文襄公

崇陵飞雪点茶汤,亲奉杯棬荐影堂。

故国歌声遍禾黍,老臣心事识冰霜。

每陈手诏开遗箧,屡见头纲赐上方。

今日分尝犹侍馂,清芬彻骨起悲凉。

(0)

落叶·其三

杂遝浑疑万骑催,夜寒齐卷朔风来。

黄榆影落长城暗,紫塞声和画角哀。

怀国易添苏武感,无家莫上李陵台。

生原大地阑珊质,甘作乾坤废弃才。

(0)

閒步

亭亭落日晚烟收,指点遥山翠霭浮。

千里瓯江波浪阔,乱云何处认苏州。

(0)

三兄归自新疆过湘感赋

人生苦远离,况复经岁年。

悠悠日复日,时事多变迁。

自从阿兄出,亲戚俱完全。

前年妹夫死,幼子旋弃捐。

嗣后祖翁姑,高年不复延。

未几二伯翁,复表《泷冈阡》。

我家伯父死,长兄自陇还。

二嫂忽遽逝,家书言惨然。

今年三伯母,又复归黄泉。

老父悲亲戚,小病长纠缠。

老母稍旷释,右臂病未痊。

归省此其时,高堂望已穿。

勿复滞归期,勉撑湘上船。

再拜北堂人,四女未寄笺。

为言人世事,修短自有天。

悲吊苦无益,且自宽食眠。

飞鸿傥有便,遗我书一篇。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