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陀台畔,晴空一雁飞。
平芜迷望远,野鸟向人低。
金井凄寒缏,秋砧捣客衣。
故园松菊好,三径愿同归。
落日陀台畔,晴空一雁飞。
平芜迷望远,野鸟向人低。
金井凄寒缏,秋砧捣客衣。
故园松菊好,三径愿同归。
这首清代吴怡的《游山同翰君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山中景象。首句“落日陀台畔”,以夕阳西下照在陀台(可能是山峰或塔台)边,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次句“晴空一雁飞”,通过一只孤雁在晴朗天空中的翱翔,暗示了季节转换和旅人的离愁。
“平芜迷望远”描绘了开阔的草地在远方延伸,视野开阔但又让人感到迷茫,暗含思乡之情。“野鸟向人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野鸟似乎也懂得旅人的愁绪,贴近地面飞翔。接下来,“金井凄寒缏”借金井(可能指井栏)的寒意,以及秋夜的砧声(捣衣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客居他乡的凄凉。
最后两句“故园松菊好,三径愿同归”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美好景致的怀念,以及渴望与友人一同回归故里的深深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清初文人墨客的羁旅之思。
掖垣天清夜沈沈,三十六宫宫漏深。
凤辇鸾舆不知处,凉飔微动锒铛音。
卷帘徘徊鱼钥静,几片梧桐落金井。
昭阳殿里月正明,长信门前风自冷。
玉轸金徽聊寄情,声声弹出是秋声。
酸嘶银汉哀鸿唳,幽咽瑶阶怨蛩鸣。
雾湿云鬟花影移,哝哝絮语夜何其。
马卿作赋音尤楚,班女裁诗韵更悲。
掩抑似闻长太息,千回百转柔肠强。
罢琴惆怅不成眠,蜡檠飘红泪珠滴。
冻砚炙空山,虫鱼老自注。
昂昂七尺躯,埋头死章句。
圣武迈周宣,猃狁哀匪茹。
四海望旄钺,边尘静一怒。
公实转河粟,慷慨出中路。
辚辚十万车,儿抚军法御。
貔貅壮宿饱,敏捷回天顾。
从军尽如此,何至临机误。
公才信兼人,幕府无留务。
盾鼻磨醉墨,横槊诗还赋。
十载滞洛西,几类终身锢。
兹焉豁心眼,蛙井嘲穷措。
别离欻一年,歌啸悲独寤。
驰想伊吾北,奇游未免妒。
胸藏十万甲,故纸终难据。
归来扪虱谈,定似河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