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余亦何幸,偶此琳宫居。
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
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
王乔掌关籥,蚩尤守其卢。
乘闲窃掀搅,涉猎岂暇徐。
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
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
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
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嗟余亦何幸,偶此琳宫居。
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
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
王乔掌关籥,蚩尤守其卢。
乘闲窃掀搅,涉猎岂暇徐。
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
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
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
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
这首诗名为《读道藏》,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之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经典的阅读体验和心得,以及他对生命、宇宙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嗟余亦何幸,偶此琳宫居”表达了诗人因偶然居住在这座美丽的道观中而感到的幸运。随后的“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描绘了道观内藏书丰富的情景,这些书籍如同宝贵的财富。
接下来的“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些书籍被装帧得如何华丽和神秘。紧接着,“王乔掌关籥,蚩尤守其卢”暗示了诗人对道教中仙官神祇的尊崇。
“乘闲窃掀搅,涉猎岂暇徐”表达了诗人在阅读和思考过程中的专注与沉醉。其中,“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则揭示出诗人通过阅读道教经典,获得了对生命和宇宙更深层次的理解。
“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表达了在内心宁静中自我反省的美好状态,而“千岁厌世去,此言乃籧篨”则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最后,“人皆忽其身,治之用土苴。何暇及天下,幽忧吾未除”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往往忽略自己内在修养而关注外在世界的担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世间纷争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忧虑。
这首诗通过苏轼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道教文化中追求超脱与精神升华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