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碎双玉斗,慷慨以一何多。
满腔都是血泪,无处著悲歌。
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
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
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
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
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拍碎双玉斗,慷慨以一何多。
满腔都是血泪,无处著悲歌。
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
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
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
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
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这首诗是梁启超的《水调歌头》,并非你提供的内容。但根据你给出的部分,可以分析如下:
"拍碎双玉斗,慷慨以一何多",这两句描绘了激烈的情感表达,可能是在饮酒或某种仪式中,诗人情绪激昂,表现出深深的感慨。
"满腔都是血泪,无处著悲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法排遣的悲伤,暗示着某种社会或个人遭遇的困境。
"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这里可能在感叹历史变迁,王朝兴衰,而眼前的江山依旧,人事却已大变。
"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现实,和平的村庄只剩下简单的庆祝,边境却已陷入战乱。
"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诗人感慨自己怀揣壮志未酬,时光流逝,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巨大差距。
"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通过酒醉后的独白和清醒后的泪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
"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诗人并不遗憾岁月流逝,而是担忧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被现实消磨。
最后两句"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表达了诗人愿意牺牲自我,为众生解除苦难的心愿,以及对佛教智慧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富有哲理的词作,体现了梁启超作为近代思想家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