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朱汝德用韵》
《答朱汝德用韵》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东去蓬瀛合有津,若为风雨动经旬。

同来海岸登舟在,俱是尘寰欲渡人。

弱水洪涛非世险,长年三老定谁真。

青鸾眇眇无消息,怅望烟花又暮春。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名为《答朱汝德用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海边乘舟,欲渡过仿佛世外的蓬瀛之地,却因风雨阻隔,未能成行的情景。诗中寓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以及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

首句“东去蓬瀛合有津”,以“东去”点明方向,暗示着追求的目标——蓬瀛,即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理想的彼岸。“合有津”则表达了通往理想之地必有途径的信念。接下来,“若为风雨动经旬”一句,通过描述风雨阻隔,形象地展示了实现理想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挑战。

“同来海岸登舟在,俱是尘寰欲渡人”两句,诗人与友人一同站在海岸边,准备乘舟前往未知的彼岸,表达了他们共同的追求与决心。然而,“俱是尘寰欲渡人”也暗示了他们作为凡人,面对未知世界时的渺小感。

“弱水洪涛非世险,长年三老定谁真”两句,诗人将追求理想的过程比作穿越弱水、洪涛的艰难旅程,暗指世间的险阻。同时,提出“长年三老定谁真”的疑问,既是对前人经验的反思,也是对自身能否真正到达理想彼岸的不确定。

最后,“青鸾眇眇无消息,怅望烟花又暮春”两句,以青鸾(传说中的神鸟)的杳无音信,表达了对理想难以触及的无奈与失落。而“怅望烟花又暮春”则以季节更替,暗示时间的流逝,以及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剡溪图

谁人写此沧州趣,邈出高人隐居处。

千叠坡仙心上山,半壑丁公梦中树。

江天漠漠云悠悠,一尘不到境更幽。

阿谁青天白日里,却驾山阴乘兴舟。

舟从天际来,人倚窗前立。

心急恨到迟,兴尽愁归亟。

人生百岁须臾间,交游心事千万端。

不如意事十八九,朋簪会合良独难。

所以豪杰士,神交反千古。

未见恒相思,既见愁遽去。

幸此太平世,有此数日闲。

拿舟时相访,罄我平生欢。

心交苦不多,好会亦云罕。

如何未相见,中道俄然反。

晋人虚浮固可嗤,王戴交谊薄可知。

须知朋友五伦一,请看此图歌此诗。

(0)

题王白云画

璚台人去后,麋鹿自成群。

树湿才经雨,山昏又出云。

仙家三叠外,春水一支分。

独坐扁舟客,棹歌时远闻。

(0)

辛春二月十日偕桑子材丁一鹤游殳山

野旷夫无际,山青雨乍晴。

路从鳌背上,人踏凤毛行。

谡谡松风细,辉辉竹日明。

浩歌犹未已,新曲和流莺。

(0)

登云间驿楼次李颜韵

万国干戈里,荒荒野日曛。

残唐终五季,炎汉亦三分。

战伐求颇牧,讴歌忆舜文。

伤时一惆怅,倚柱送孤云。

(0)

寓翠岩庵·其一

己荒丹井宅,近息翠岩祠。

老去时听法,春来且赋诗。

花香蜂出户,尌密鸟争枝。

绝境风烟外,渔人不用疑。

(0)

灵鹫十景·其十呼猿洞

白猿呼不至,洞口白云重。

涧落经霜果,崖留挂月松。

相传来万里,独啸应千峰。

碧玉环犹在,何人识旧踪。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