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夫无际,山青雨乍晴。
路从鳌背上,人踏凤毛行。
谡谡松风细,辉辉竹日明。
浩歌犹未已,新曲和流莺。
野旷夫无际,山青雨乍晴。
路从鳌背上,人踏凤毛行。
谡谡松风细,辉辉竹日明。
浩歌犹未已,新曲和流莺。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二月十日与友人一同游览殳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自然之美。
首句“野旷夫无际”,开篇即以广阔的视野引入,展现出山野的辽阔与空旷,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接着“山青雨乍晴”一句,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山色青翠欲滴的景象,清新脱俗,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湿润与生机。
“路从鳌背上,人踏凤毛行”两句,运用奇特的想象,将登山之路比作从巨鳌背上走过,而人则如同在凤凰的羽毛上轻盈漫步,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达了登山过程中的轻松愉悦与自由自在。
“谡谡松风细,辉辉竹日明”描绘了山中松风细语,竹影斑驳的日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松风细语,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竹影日光,则是自然界最纯粹的美。
最后,“浩歌犹未已,新曲和流莺”两句,诗人与友人在山中放声高歌,歌声与山间流莺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喜悦,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登山体验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鹤会正阳后,又为此公来。
向时圯上,不似魁梧出尘埃。
少日河东赋手,醉里新丰对草,谈笑上金台。
太子少灵气,马客岂仙才。紫貂裘,骇犀剑,鹦鹉杯。
龙涎沈水是浅,薄命有人猜。
闻说老仙清健,想见风姿皓伟,天语快行催。
凫舄看双去,槐第似亲栽。
剥啄谁欤,户外一宾,布衣麻鞋。
有舌端雄辨,机锋破的,袖中行卷,锦绣成堆。
阍启上宾,侬观诸老,个主人公喜挽推。
怎奈向,今十分衰飒,非昔形骸。阍言宾怒如雷。
因底事朱门晏未开。
假使汝主公,做他将相,懒迎揖客,紧闭翘材。
病叟惭惶,尊官宁耐,待铁拐先生旋出来。
宾性急,怀生毛名纸,兴尽而回。
车徐行,马后驰,天寒游子来盱眙。
功名邂逅未可知,生身毕竟要何为。
既不起草黄金闺,又不侍宴白玉墀。
何不夜投将军飞,劝上征伐鞭四夷。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安能生死困毛锥,八韵作赋五字诗。
金牌郎君黄头儿,有眼不忍重见之。
志大才疏浩无期,逢人举似人笑嬉。
谓之痴人未必痴,唤作奇士何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