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石不能声,玲珑对窗牖。
欲清俗客谈,还觅泗滨友。
选石不能声,玲珑对窗牖。
欲清俗客谈,还觅泗滨友。
这首诗描绘了陈子壮对于选购石磬的细致与讲究,以及他希望石磬能带来雅致与清静的心境。通过“选石不能声”一句,诗人表达了挑选石质时的谨慎,因为声音是石磬的灵魂所在,而“玲珑对窗牖”则展现了石磬精致的外观,与室内环境的和谐相融。接着,“欲清俗客谈”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石磬营造一个清净、远离世俗杂谈的空间,而“还觅泗滨友”则是指寻找与石磬质地相似、来自泗滨的伴侣,寓意着寻求精神上的契合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艺术与哲学思考的态度。陈子壮通过石磬这一物象,寄托了对高雅生活情趣的向往和对心灵纯净境界的追求。
溪毛秀兮水清,可饭羹兮濯缨,不渔民利兮又何有于名。
弦琴兮觞酒,写溪声兮延五老以为寿。
蝉蜕尘埃兮玉雪自清,听潺湲兮鉴澄明。
激贪兮敦薄,非青蘋白鸥兮谁与同乐。
津有舟兮荡有莲,胜日兮与客就閒。
人闻拿音兮不知何处散发醉,高荷为盖兮倚芙蓉以当伎。
霜清水寒兮舟著平沙,八方同宇兮云月为家。
怀连城兮佩明月,鱼鸟亲人兮野老同社而争席。
白云蒙头兮与南山为伍,非夫人攘臂兮谁余敢侮。
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
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诗中能道。
不应夸绝艳,曾妒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又似锁,三千汉女,偏教明妃、怨西风边草。
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龙山,醉狂吹帽。
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
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
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更霜秋。叹人生、杳似萍浮。
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
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
艳歌粲发,谁传馀韵,来说仙游。念故人、留此遐洲。
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