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抱孤桐欲理迟,裴回拂拭乏朱丝。
谩誇蔡琰知音夜,但误陶潜得趣时。
别鹤久违花下赏,离鸾空负月中期。
年来不习和鸣调,忽听阳春动所思。
独抱孤桐欲理迟,裴回拂拭乏朱丝。
谩誇蔡琰知音夜,但误陶潜得趣时。
别鹤久违花下赏,离鸾空负月中期。
年来不习和鸣调,忽听阳春动所思。
这首《无弦琴》由明代诗人李溥所作,通过描绘一把无弦之琴的境遇,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句“独抱孤桐欲理迟”,诗人独自抱着那把孤零零的桐木琴,想要弹奏却迟迟未能下手,暗示了内心的犹豫与彷徨。接着,“裴回拂拭乏朱丝”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琴的状态——琴弦已断,无法弹奏,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谩夸蔡琰知音夜,但误陶潜得趣时。”这里引用了蔡琰和陶渊明的故事,蔡琰在夜晚弹琴,陶潜则在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诗人以这两段典故自比,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无人欣赏的孤独感,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别鹤久违花下赏,离鸾空负月中期。”这两句继续深化主题,将琴比喻为分别的鹤与鸾,它们曾共赏花下美景,共享月夜之约,如今却因种种原因而无法相聚,象征着诗人与理想、与过去的美好时光之间的距离。
最后,“年来不习和鸣调,忽听阳春动所思。”诗人感慨多年未练习琴艺,却在某个时刻突然听到了春天的旋律,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更是对心中那份被遗忘的美好情感的呼唤与回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閒意忽不惬,秋声隔市门。
千林空白昼,一叶下黄昏。
归马正修睦,捕蝗俄讨论。
愿丰穰虑歉,相望数家村。
爱酒阮宣杖,倦行陶令舆。
閒投本无意,垂老亦何居。
万事付杯水,一贫唯饭蔬。
秋怀苦相望,幽寺挟残书。
柳暗烟霏绿,花残雨润红。
梦思今夜远,别恨一枝同。
杖舄经行处,江山兴寄中。
纷纷莺蝶闹,得意正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