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翁种五柳,萧散本天真。
刘生荷一锸,似亦返其淳。
步兵哭涂穷,诗思日以新。
子云草《太玄》,亦复赋《剧秦》。
四士今何在,贤愚同一尘。
当时不痛饮,为事亦徒勤。
我生百代下,颇与四士亲。
遥遥涉其涯,敛然一问津。
但惧翻醉墨,污此衣与巾。
君其恕狂谬,我岂独醒人。
陶翁种五柳,萧散本天真。
刘生荷一锸,似亦返其淳。
步兵哭涂穷,诗思日以新。
子云草《太玄》,亦复赋《剧秦》。
四士今何在,贤愚同一尘。
当时不痛饮,为事亦徒勤。
我生百代下,颇与四士亲。
遥遥涉其涯,敛然一问津。
但惧翻醉墨,污此衣与巾。
君其恕狂谬,我岂独醒人。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对陶渊明饮酒诗风的回应,他以陶渊明为榜样,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真性情的向往。首句“陶翁种五柳”直接提到陶渊明,接着赞美他的自然洒脱,“萧散本天真”。诗人接着提到刘生,暗示他也追求返璞归真,像步兵那样即使身处困境仍能保持诗兴,“诗思日以新”。
戴良借古人如扬雄(子云)虽才华出众,但仍关注现实,如作《剧秦》,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他感慨四士(指上述几位古人)已逝,世间贤愚混杂,“当时不痛饮,为事亦徒勤”,暗指人生短暂,应及时享乐。
诗人身处后世,却能亲近先贤的精神世界,“我生百代下,颇与四士亲”,表达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远望他们的境界,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寻求一些指引,“遥遥涉其涯,敛然一问津”。然而,他担心过于沉醉于诗酒之中,会不慎“翻醉墨,污此衣与巾”,流露出对自己能否保持清醒的自省。
最后,诗人请求对方宽容自己的狂放不羁,强调自己并非唯一清醒之人,“君其恕狂谬,我岂独醒人”。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欲知得性所,来寻仁智情。
气爽山川丽,风高物候芳。
燕巢辞夏色,雁渚听秋声。
因兹竹林友,荣辱莫相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