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征背乡国,惆怅?川阳。薄云散朝岭,岛树挟扶光。
回堤旋桂楫,激水疾轻航。
含情萦浦溆,历览穷山冈。
连山残素雾,暗谷闭玄浆。
常言含瑞应,安知乃自戕。
重泉穿地轴,穴石摧天纲。
遁火无终已,流金铄炎荒。
祇同砂砾用,宁思草木伤。
薮泽有馀悲,公聚非所张。
大人原慎德,群小决其防。
锱铢岂足爱,筐篚难为将。
扰扰天地间,谁能久盖藏。
勿误荆南利,幸谢周职方。
晨征背乡国,惆怅?川阳。薄云散朝岭,岛树挟扶光。
回堤旋桂楫,激水疾轻航。
含情萦浦溆,历览穷山冈。
连山残素雾,暗谷闭玄浆。
常言含瑞应,安知乃自戕。
重泉穿地轴,穴石摧天纲。
遁火无终已,流金铄炎荒。
祇同砂砾用,宁思草木伤。
薮泽有馀悲,公聚非所张。
大人原慎德,群小决其防。
锱铢岂足爱,筐篚难为将。
扰扰天地间,谁能久盖藏。
勿误荆南利,幸谢周职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家乡,远行时的复杂心情和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象。开篇“晨征背乡国,惆怅?川阳”表达了诗人离别家乡的不舍与忧郁之情。“薄云散朝岭,岛树挟扶光”描绘了清晨薄雾散去,阳光照耀在山岭与岛屿树木上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接着,“回堤旋桂楫,激水疾轻航”描述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河流上快速航行的情景,充满了动感与速度感。
“含情萦浦溆,历览穷山冈”则展现了诗人对沿途景色的深情凝视与欣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慨。“连山残素雾,暗谷闭玄浆”描绘了山峦之间残留的雾气与深谷中闭塞的泉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常言含瑞应,安知乃自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的危险与破坏的担忧。
后半部分“重泉穿地轴,穴石摧天纲。遁火无终已,流金铄炎荒”描绘了自然界中一些极端现象,如地轴断裂、岩石崩塌、火灾蔓延等,这些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感。“祇同砂砾用,宁思草木伤”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自然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忧虑。
最后,“薮泽有馀悲,公聚非所张。大人原慎德,群小决其防”则从更深层次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领导者应当谨慎处理与自然的关系,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体现了诗人对环境保护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微飙生竹院,凉月照松关。
避暑南宫仙署,藤枕石床安。
望切琼楼玉宇,思入雪山冰壑,八极驭风还。
雨添荷叶碧,露洗海榴丹。坐来深,香烬冷,漏声残。
静看银河清浅,天阔水云闲。
想象水晶帘箔,恍惚琉璃宫阙,潇洒玉壶寒。
更欲骑黄鹤,吹笙近碧山。
风日江村好,绕屋有梅花。
闲来倚阁高望、山尽吐平沙。
千尺乔松盘屈,三径柴门静掩,人道是仙家。
幽涧历冰雪,偏照影横斜。红药院,紫薇省,漫矜夸。
黄粱唤起痴梦、领受此烟霞。
且办隐囊沙帽,健在棕鞋箬笠。闲试六班茶。
坐卧暗香里。一笑读南华。
天妒人娇。正鸾羞觅渡,鹊懒填桥。
忽来灯下句,如听雨中箫。遥知堪瘦倚阑腰。
病因影起,香随梦销。孤眠起,想只有玉楼花照。
清悄。鸿飘渺。门掩苎萝,空把灵犀抱。
拣尽寒枝,压残金线,幽怨寄怀香草。
频展乌丝断离肠,奈何欲唤青天老。
而今情绪,凭谁问取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