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武定功,时惟二方。淮服其乂,海南遂荒。
孰孱而盭,孰暴而猖。自底不譓,乃终灭亡。
帝戒二俘,同即尔诛。予惟民无辜,休息是图。
时其辑矣,宁威独夫。帝嗟污邦,久罹于兵。
或暴下以征,或敷虐以刑。予命中典,协于图经。
民服德音,室家以宁。
耆武定功,时惟二方。淮服其乂,海南遂荒。
孰孱而盭,孰暴而猖。自底不譓,乃终灭亡。
帝戒二俘,同即尔诛。予惟民无辜,休息是图。
时其辑矣,宁威独夫。帝嗟污邦,久罹于兵。
或暴下以征,或敷虐以刑。予命中典,协于图经。
民服德音,室家以宁。
这段文字出自宋代诗人尹洙的《皇雅十首·其三》。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的关切,以及希望君主能够施行德政、减少刑罚、带来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望。
"耆武定功,时惟二方。淮服其乂,海南遂荒。孰孱而盭,孰暴而猖。自底不譓,乃终灭亡。" 这几句描绘了历史上某些统治者的强权和暴政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痛苦。
"帝戒二俘,同即尔诛。予惟民无辜,休息是图。时其辑矣,宁威独夫。" 这部分则表达了对统治者应警醒暴政、体恤民情的期望,以及希望通过德政来恢复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宁。
"帝嗟污邦,久罹于兵。或暴下以征,或敷虐以刑。予命中典,协于图经。" 这几句反映了统治者应对内忧外患的深刻认识,以及希望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国家行为。
最后,"民服德音,室家以宁。" 表达了人民对于德政的向往和渴望,以及通过君主的德行来实现家庭与社会的安宁。
整首诗语言古奥,情感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众福祉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