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邯郸》
《邯郸》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赵国地生毛,丛台野火烧。

平原与马服,累累葬枯蒿。

饥乌啄冬雪,独雁号寒郊。

有策无所用,拂拭千金刀。

岂闻萧王来,北发渔阳豪。

昼卧温明殿,苍生正嗷嗷。

太息复何言,此身随所遭。

(0)
鉴赏

《邯郸》是清代学者顾炎武的一首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首句“赵国地生毛,丛台野火烧”,描绘了赵国昔日繁华之地如今荒凉破败的景象,丛台在野火中化为灰烬,形象地展现了历史变迁的无情。接着,“平原与马服,累累葬枯蒿”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衰败之感,将历史的沉寂与荒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饥乌啄冬雪,独雁号寒郊”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反衬出人世的凄凉,乌鸦在寒冷的冬日里啄食积雪,孤雁在荒郊野外哀鸣,这些画面充满了孤独与悲凉,暗示着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无助。

“有策无所用,拂拭千金刀”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即使有高超的策略也无法施展,只能徒增无奈与悲哀。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时代背景的深刻反思。

“岂闻萧王来,北发渔阳豪”一句,似乎在暗指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但具体指向不明,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里可能是在借古讽今,提醒人们历史的教训。

“昼卧温明殿,苍生正嗷嗷”描绘了一幅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场景,与帝王的安逸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最后,“太息复何言,此身随所遭”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无常、人生多舛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醉中辞竹轩宗侯

夜雨度花溪,风花踏作泥。

惜花频唤酒,未得过城西。

(0)

雨后·其一

客从前村来,还向前村去。

只见溪上烟,不见人归去。

(0)

题扇

山色和云暝,松阴间竹疏。

隔岩啼鸟处,疑是子云居。

(0)

新年

□瓮三杯酒,方床一觉眠。

天涯万里客,如此过新年。

(0)

梦中一首

欲上河阳郡,先来洞府游。

白云满天地,红叶不知秋。

(0)

为外舅周隐君题杂画五首·其二

白鹤忽飞还,松杉霭然暝。

明月出溪桥,照见支筇影。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