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讯江南春到未。添炷炉薰,净几冰弦理。
玉腕双抬罗袖起,翠禽飞上阑干嘴。
画幅生绡烦鹤子。人与梅花,一样多风致。
疏影暗香传绿绮,小红不用吹箫侍。
闻讯江南春到未。添炷炉薰,净几冰弦理。
玉腕双抬罗袖起,翠禽飞上阑干嘴。
画幅生绡烦鹤子。人与梅花,一样多风致。
疏影暗香传绿绮,小红不用吹箫侍。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雅致画卷。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春日的清新与生机。开篇“闻讯江南春到未”,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期待中等待春天的到来。接着,“添炷炉薰,净几冰弦理”两句,通过炉香的袅袅升起和琴弦的轻轻拨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玉腕双抬罗袖起,翠禽飞上阑干嘴”描绘了一位女子优雅的动作,她轻抬玉腕,罗袖飘扬,一只翠鸟似乎被这景象吸引,飞上了栏杆。这一场景充满了动态美与和谐感,既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画幅生绡烦鹤子。人与梅花,一样多风致。”通过将人与梅花相提并论,赞美了人物的高洁与脱俗。画中的生绡(未染色的丝绸)由鹤子(可能指画家或画师)精心绘制,与梅花一同展现出独特的风韵与气质。这里不仅赞美了画作之美,更表达了对人物品格的赞赏。
“疏影暗香传绿绮,小红不用吹箫侍。”最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意境。疏影暗香,指的是梅花在月光下的朦胧影子和淡淡的香气,它们通过绿绮(一种古琴)传递出来,仿佛能听到琴声中蕴含的自然之音。同时,词人巧妙地将“小红”比喻为梅花,暗示了女子如同梅花般独立而美丽。整个画面在静谧中透露出一股生机与活力,展现了江南春日的独特魅力和人物的高雅情操。
冷露暗滋秋草,著花红紫成堆。
小凤贪餐竹实,合教一处同开。
络纬送声秋至,蜻蜓弄影风凉。
幽卉一丛舒艳,都来石畔寻香。
穷年易感复多悲,却向尊前对别离。
绕郭青山日欲暮,严风锦树岁将辞。
人情乖错今可见,陵谷深危起当面。
镆铘为钝铅刀铦,莸蕙同藏朱紫乱。
高才尚尔困尘劳,鄙夫岂悔长贫贱。
书成本待副名山,舌在犹堪叩险关。
钟鼎可铭聊睨取,竹素游园非徒閒。
穷达虽殊各有用,宁须惨戚凋朱颜。
白云飘浮飞鸟举,倏忽之并难久聚。
十年晤合始如今,斯须立谈又当去。
有酒未倾意自酸,况忆杯中旧俦侣。
金门学士踬谗点,绣服儒臣遭中伤。
寂寂鱼书常不达,辉辉棣萼远相望。
君归为向二难说,亲见尸公鸡满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