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红云次第铺,东君未肯向人疏。
兴高碧嶂千寻外,春在黄堂一笑馀。
只怕玉醅浮盏斝,不嫌花片落襟裾。
公归行侍甘泉宴,留得新诗锦不如。
水面红云次第铺,东君未肯向人疏。
兴高碧嶂千寻外,春在黄堂一笑馀。
只怕玉醅浮盏斝,不嫌花片落襟裾。
公归行侍甘泉宴,留得新诗锦不如。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愉悦。首句“水面红云次第铺”,以红云铺满水面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色彩。接着,“东君未肯向人疏”一句,巧妙地将春神比喻为东君,表达了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春天不会轻易离去。
“兴高碧嶂千寻外,春在黄堂一笑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春意的浓厚与诗人的喜悦之情。碧嶂千寻,描绘了远处山峦的壮丽景色;黄堂一笑,则是诗人面对春光时的轻松愉快,仿佛整个春天都因他的笑容而更加灿烂。
“只怕玉醅浮盏斝,不嫌花片落襟裾”两句,通过酒和花瓣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欣赏。玉醅泛起,象征着美酒佳肴的丰盛;花片飘落,虽是自然现象,但在诗人心中却成了增添春日情趣的元素。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心。
最后,“公归行侍甘泉宴,留得新诗锦不如”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春日盛宴的愿望,并预示着他将留下这首诗作为美好的回忆。整首诗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他们在春日里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一身从宦留京邑,五马遥闻到旧山。
已领烟霞光野径,深惭老幼候柴关。
清风借响松筠外,画隼停晖水石间。
定掩溪名在图传,共知轩盖此登攀。
枝枝交影锁长门,嫩色曾沾雨露恩。
凤辇不来春欲尽,空留莺语到黄昏。
水殿年年占早芳,柔条风里御炉香。
如今万乘多巡狩,辇路无阴绿草长。
嫩叶初齐不耐寒,风和时拂玉栏干。
征人去日曾攀折,泣雨伤春翠黛残。
山立只盈寻,高奇药圃阴。
风涛打欲碎,岩穴蛰方深。
藓点晴偏绿,蛩藏晓竞吟。
岁寒终不变,堪比古人心。
徒劳水府寻,宛在玉堂阴。
兰圃安虽窄,盆池映转深。
山僧来尽爱,诗客见先吟。
若是买花者,年年不计心。
孤根生远岳,移植翠枝添。
自秉雪霜操,任他蜂蝶嫌。
微阴连迥竹,清韵入疏帘。
耸势即空碧,时人看莫厌。
得地已经岁,清音昼夜闻。
根涵旧山土,叶间近溪云。
野鹤望长远,庭花笑不群。
须知摇落后,众木始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