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海上成连,著身浩淼空无际。
狂哉河伯,望而兴叹,未容私喜。
星火中天,宵深嬴得,听风听水。
笑宛邱屋小,蛟氛四面,中一缕,龙吟细。
片片哀鸿尽起。祝苟车、豚蹄空祭。
蛙生沈灶,家浮宅泛,流离转徙。
天发杀机,干戈南北,日寻未已。
叹宋家文靖,水旱盗贼,敷陈无地。
归来海上成连,著身浩淼空无际。
狂哉河伯,望而兴叹,未容私喜。
星火中天,宵深嬴得,听风听水。
笑宛邱屋小,蛟氛四面,中一缕,龙吟细。
片片哀鸿尽起。祝苟车、豚蹄空祭。
蛙生沈灶,家浮宅泛,流离转徙。
天发杀机,干戈南北,日寻未已。
叹宋家文靖,水旱盗贼,敷陈无地。
这首《水龙吟》描绘了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景象,充满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时局的忧虑。
“归来海上成连”,诗人以海上的连为喻,暗示国家如同大海般广阔,但同时也暗含着动荡与不安。接下来的“著身浩淼空无际”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辽阔与空茫感,仿佛在说国家虽大,却无人能掌控全局,一片茫然。
“狂哉河伯,望而兴叹,未容私喜。”这里借用古代神话中的河伯形象,河伯面对浩瀚的河水,只能感叹无力改变现状,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无法自控局面的无奈与悲哀。
“星火中天,宵深嬴得,听风听水。”夜晚的星空下,人们只能静听自然的声音,似乎在寻找一丝安慰,但现实的苦难并未因此减轻,反而更加凸显了人间的悲凉。
“笑宛邱屋小,蛟氛四面,中一缕,龙吟细。”宛丘本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但在诗人笔下却成了狭小不堪的居所,周围则是弥漫的妖氛,龙的细吟更添了几分凄凉与无助。
“片片哀鸿尽起。祝苟车、豚蹄空祭。蛙生沈灶,家浮宅泛,流离转徙。”这一段描述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哀鸿遍野,祭品空置,生活艰难,家园被洪水淹没,四处漂泊,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天发杀机,干戈南北,日寻未已。”天象预示着战争的来临,南北各地战火不断,战事频繁,没有停息的迹象,展现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
“叹宋家文靖,水旱盗贼,敷陈无地。”最后,诗人感叹宋朝的文靖之士,面对水灾、旱灾和盗贼横行,却无处施展才华,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深深忧虑。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清末民初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