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香后菜花香,开遍朝阳又夕阳。
贫女梳妆无此艳,野人冠服总宜黄。
行来村落风光好,看到儿孙滋味长。
闻道英雄曾托业,果谁物色到村庄。
百花香后菜花香,开遍朝阳又夕阳。
贫女梳妆无此艳,野人冠服总宜黄。
行来村落风光好,看到儿孙滋味长。
闻道英雄曾托业,果谁物色到村庄。
这首诗描绘了菜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与思考。首句“百花香后菜花香”,巧妙地将菜花与百花进行对比,强调了菜花独特的香气,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接着,“开遍朝阳又夕阳”一句,通过时间的变换,展现了菜花从清晨到黄昏的美丽过程,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动态美。
“贫女梳妆无此艳,野人冠服总宜黄”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赞美了菜花的艳丽,即便是贫苦人家的女子也难以拥有如此美丽的装扮,而乡间百姓的服饰也与菜花的黄色相得益彰,显得和谐自然。这不仅表达了对菜花美的欣赏,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崇尚。
“行来村落风光好,看到儿孙滋味长”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行走于村落之间,欣赏到的不仅仅是菜花的美景,更有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甜蜜。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生活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
最后,“闻道英雄曾托业,果谁物色到村庄”两句,似乎在探讨英雄与平凡之间的关系,提出疑问:真正的英雄是否也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这样的设问,既是对历史的遥想,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菜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九朝谟烈玉书藏,祖德宗功万祀昌。
汉代不须条故事,周家惟用考前王。
颁恩内省恩纶降,赐宴南宫广乐张。
就裹儒臣称最渥,特烦三锡下龙章。
天马徕,翼飞龙。蹄削玉,耳垂筒。
碧月悬双颊,明星贯两瞳。
文皇将士尽罴虎,复有龙驹助神武。
流矢当胸战不休,汗沟血点桃花雨。
坝上摧锋第一功,策勋何必减元戎。
君不见虎士标形麟阁里,龙驹亦入画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