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苍茫日易昏,萧条风物似梁园。
数声鼍鼓催残月,一派铜刁乱海门。
玉殿暗销秋草醉,平台长共暮云屯。
重华寂寞湘江冷,梦到苍梧亦断魂。
野色苍茫日易昏,萧条风物似梁园。
数声鼍鼓催残月,一派铜刁乱海门。
玉殿暗销秋草醉,平台长共暮云屯。
重华寂寞湘江冷,梦到苍梧亦断魂。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泊舟于崧台之上的凄凉景象。诗人以“野色苍茫日易昏”开篇,渲染出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萧条风物似梁园”一句,将眼前的景致与历史上的梁园相联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数声鼍鼓催残月,一派铜刁乱海门”两句,通过生动的音响和视觉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鼍鼓之声与残月的消逝,以及铜刁在海门的混乱,都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界的无常。
“玉殿暗销秋草醉,平台长共暮云屯”则将视角转向更深层次的历史记忆,玉殿与平台的隐喻,暗示了曾经辉煌的过往如今已成遗迹,只有秋草和暮云相伴,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最后,“重华寂寞湘江冷,梦到苍梧亦断魂”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舜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湘江的冷寂与苍梧的梦魂,都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的夜晚泊舟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对历史、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维舟镜面中,回对白盐峰。
夜静沙堤月,天寒水寺钟。
故园何日到,旧友几时逢。
欲作还家梦,青山一万重。
星楼望蜀道,月峡指吴门。
万行流别泪,九折切惊魂。
雪影含花落,云阴带叶昏。
还愁三径晚,独对一清尊。
日沈诸山昏,寂历群动宿。
孤舟独不系,风水夜相逐。
云归恒星白,霜下天地肃。
月轮大如盘,金波入空谷。
魏阙万里道,羁念千虑束。
倦飞思故巢,敢望桐与竹。
沈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复。
忧来无良方,归候春酒熟。
充赋名今遂,安亲事不违。
甲科文比玉,归路锦为衣。
海运同鹍化,风帆若鸟飞。
知君到三径,松菊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