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际流莺语不停,携筇挈榼上南屏。
山连葛岭围环绿,柳到苏堤不断青。
一路楼台征醉客,满湖风月过西泠。
酣游多被疏钟误,衾枕相寻入渺冥。
耳际流莺语不停,携筇挈榼上南屏。
山连葛岭围环绿,柳到苏堤不断青。
一路楼台征醉客,满湖风月过西泠。
酣游多被疏钟误,衾枕相寻入渺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梦游西湖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与诗意。开篇“耳际流莺语不停”,以鸟鸣声起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接着,“携筇挈榼上南屏”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漫步山林的情景,筇杖和酒榼是行旅中的常见物品,这里既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致,也暗示了他可能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或逃避尘世的烦恼。
“山连葛岭围环绿,柳到苏堤不断青”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周边的自然风光,山峦与绿树相连,苏堤上的垂柳随风轻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西湖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赞美。
“一路楼台征醉客,满湖风月过西泠”则进一步渲染了西湖夜色的迷人之处。楼台、风月、西泠桥,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感受到了夜晚西湖的独特魅力。
最后,“酣游多被疏钟误,衾枕相寻入渺冥”表达了诗人因沉迷于美景而忘记了时间,直到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才意识到夜深人静。这一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暗示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深迷恋,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将西湖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主观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西湖独特的魅力和诗人的审美情趣。
下客时觇君,车茵阳醉吐。
万事君不理,传声拒开户。
虽然臭味合,更觉心貌古。
书雠峄山枣,羹臛首阳苦。
坐令府西门,平舆说二许。
君当我舆台,银艾心已灰。
尚有西山缘,共待石髓开。
神仙觉易与,诗句端难裁。
却后五百年,化鹤吾独来。
诗道贵和平,由来写性情。
要知冲口出,绝胜撚髭成。
理到辞须达,神超韵自清。
无人融此趣,庭户绿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