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排阉尹,还乡少吊宾。
太丘刍一束,全活几多人。
举国排阉尹,还乡少吊宾。
太丘刍一束,全活几多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收录在他的《杂咏一百首》中的第五十七首。全诗通过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弊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举国排阉尹,还乡少吊宾。" 这两句描写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即全國都在排斥那些无能或贪婪的官员,而归隐田园的人寥寥,无人过问。这不仅反映了当时官场的混乱,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的失望。
"太丘刍一束,全活几多人。" 这两句则是对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在古代,太丘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物,能够通过自己的正直和智慧拯救他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的美好愿望,即希望有更多像太丘这样的德才兼备之士出现,以其一身之力挽救更多的生命。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抒发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不满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是宋代文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生动展现。
记我出都门,榆柳未知春。
行得山水绿,望家如隔邻。
隔邻未即到,人情觉已亲。
匪独人情亲,我亦爱我身。
万里虽无功,生存还二人。
风水见怜我,云日亦相因。
监沅已去眼,几日铜江滨。
在远止知归,家近始念贫。
预愁小儿女,不解谅苦辛。
入门索包裹,恻恻伤吾仁。
君之种菊用何法,几日化为璎珞云。
能令我来坐花下,意静不起一点尘。
当窗几枝更佳绝,布置妙与懒意亲。
隐几自足如宵晨。
蛙黎叹晚何用好,此老屈强老不驯。
群看神气淡如此,不知有秋何论春。
却恨与梅不相见,异时独立长悲辛。
回头一笑百感失,梅花突出苍江滨。
金支铁干各心照,共识百鍊冰霜身。
又怪梅花底入室,乃是坡老笔夺真。
坡老画梅寄真气,菊中岂无渊明魂。
花香墨影混濛际,想见二老同清尊。
评诗要到清净境,绮语不许污秋痕。
卷舌宁令被花恼,无使两公生笑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