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辛未除夜》
《辛未除夜》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爆竹懒能熏,桃符又上门。

老身迷岁月,春色遍乾坤。

桂岭家何在,茅堂酒满尊。

小笼温衲被,清梦接黄昏。

(0)
翻译
鞭炮声懒得驱散寒冷,新年的桃符又挂上了门。
我这老妇人已迷失于时光中,春光洒满天地间。
那桂岭边的家如今何处?茅草屋里的酒杯中斟满了醇香。
温暖的小屋里,我盖着衲被,清梦在黄昏时分延续。
注释
爆竹:鞭炮。
懒:懒得。
熏:驱散。
桃符:新年装饰画。
又:再次。
上门:挂上。
老身:老妇人。
迷:迷失。
岁月:时光。
春色:春光。
遍:洒满。
乾坤:天地。
桂岭:地名,可能指有桂树的山岭。
家何在:家在哪里。
茅堂:简陋的房屋。
酒满尊:酒杯斟满。
小笼:小屋。
温衲被:盖着衲被取暖。
清梦:清闲的梦境。
接黄昏:延续到黄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辛未除夜》,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场景。首句“爆竹懒能熏”写出了诗人对热闹的爆竹声并不太在意,更倾向于宁静的生活。次句“桃符又上门”则点明了新年的到来,旧符换新桃,寓意着辞旧迎新。

“老身迷岁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年岁已高,对岁月的感知更为深刻。“春色遍乾坤”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天地之间,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接下来,“桂岭家何在”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而“茅堂酒满尊”则描绘出家中温馨的团聚气氛,尽管身在异乡,但心中仍怀有对家的深深挂念。

最后两句“小笼温衲被,清梦接黄昏”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情景,想象自己盖着温暖的衲被,在梦中与家人团聚,享受着清静的夜晚,直到黄昏来临。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故山别母图

文章报国男儿志,天地无私慈母心。

珍重画图传一别,故山长望白云深。

(0)

卖花声.立春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楼窗今夜且休关。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到时风雪满千山。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0)

喜春来

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梅魂休暖凤香篝。

人去后,鸳被冷堆愁。

(0)

鹦鹉曲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0)

渔家傲.京兆道友

得得中间寻得得。王三默诀唯王六。

若要清静如白玉。独自宿。余自须要除情欲。

这个灵童明似烛。惺惺能唱无生曲。

日住公家公不识。休寻觅。心澄便是真消息。

(0)

石门

两崖悬绝倚山垠,草径低迷劣可分。

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

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

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