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文恭公遗像为公子贻书提学题》
《林文恭公遗像为公子贻书提学题》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毅庙中兴祚不永,国脉潜斲天实为。

圣功蒙养始以渐,邪正消长争危微。

嗟公直讲甫三稔,弃外长与重阍辞。

师臣恩礼报匪易,直道难合徒心摧。

我时未壮齿僚末,送别旋痛轩弓遗。

垂帘负扆一再嬗,衰朽乃亦陪经帷。

朝衣幸免葬厓海,鲁羁明济能辞疲?

回思比屋侍坐日,往者足惜来焉追。

垂髫叔子亦头白,苦抱画像兵间归。

乌虖九京其可作,欲语平昔今馀谁?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名为《林文恭公遗像为公子贻书提学题》。陈宝琛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林文恭公的深切缅怀和敬仰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林文恭公在国家兴盛时期未能长久执政,国运暗中受损,暗示了历史的无奈与命运的捉弄。接着,诗人赞扬林文恭公的圣德在于他的教化始于渐进,邪正之间的斗争关乎生死存亡的微妙平衡。诗人感叹林文恭公在担任直讲仅三年后,便选择离开朝廷,前往边疆,放弃了高官厚禄,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与林文恭公共事的情景,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遗憾。他提到林文恭公虽已年老体衰,但仍能坚守职责,为国家效力。诗人还回忆起与林文恭公一起侍奉君王的日子,以及林文恭公在战乱中的英勇表现。最后,诗人感慨林文恭公已逝去,想要诉说往事却无人可听,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对林文恭公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林文恭公生平事迹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贺新凉.答随园先生除夕告存诗

一纸飞书至。报随园、烟霞杖履,依然人世。

梨枣思传多少客,挽住先生归辔。

正好在、红尘游戏。

混沌初分老蝙蝠,问生时、谁识何年始。

郭璞算,虚言耳。贺诗此日应千纸。

想开缄、梅花风里,猿欢鹤喜。

诗世界宽无历劫,如此神仙有几。

真别有、人间天地。

明日岁华新又是,□壶中、甲子从头起。

松柏寿,自难纪。

(0)

高阳台.病起

瘦却腮红,愁消黛绿,病中辜负年光。

连日春晴,卷帘几阵花香。

空教赢得春光好,到如今、怕说春长。

又何须、药驻红颜,衣斗新妆。

惊回一枕当年梦,问儿家往事,说也堪伤。

芳草无情,依然绿遍池塘。

啼痕镇日萦罗帕,尽由它、湿透鸳鸯。

漫凄凉、身似春蚕,心似秋霜。

(0)

如梦令

乍见碧红深浅。几处黄鹂学啭。

恰是好良辰,怎奈萧条庭院。难遣,难遣。

睡起翠眉慵展。

(0)

忆秦娥.夜月寄怀湘君四嫂

关山隔。鱼沉雁断音书绝。音书绝。

金钱遥卜,寸心如结。小窗阑入纤纤月。

孤灯乍炯香烟歇。香烟歇。迢迢更漏,诉人离别。

(0)

南柯子.暮春

荏苒馀春驻,依微嫩旭晴。绣帘人静午风轻。

一月絮花吹坠、到窗棂。几处双飞燕,谁家百啭莺。

游丝摇漾系门庭。门外朱幡绿野、正催耕。

(0)

卜算子.竹香斋

营得屋三间,围绕千竿竹。

一片凉云拂绮疏,染出牙签绿。

有鹤解听诗,悄立阑干曲。

风雨潇潇逼短檠,冷抱秋吟独。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