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庙中兴祚不永,国脉潜斲天实为。
圣功蒙养始以渐,邪正消长争危微。
嗟公直讲甫三稔,弃外长与重阍辞。
师臣恩礼报匪易,直道难合徒心摧。
我时未壮齿僚末,送别旋痛轩弓遗。
垂帘负扆一再嬗,衰朽乃亦陪经帷。
朝衣幸免葬厓海,鲁羁明济能辞疲?
回思比屋侍坐日,往者足惜来焉追。
垂髫叔子亦头白,苦抱画像兵间归。
乌虖九京其可作,欲语平昔今馀谁?
毅庙中兴祚不永,国脉潜斲天实为。
圣功蒙养始以渐,邪正消长争危微。
嗟公直讲甫三稔,弃外长与重阍辞。
师臣恩礼报匪易,直道难合徒心摧。
我时未壮齿僚末,送别旋痛轩弓遗。
垂帘负扆一再嬗,衰朽乃亦陪经帷。
朝衣幸免葬厓海,鲁羁明济能辞疲?
回思比屋侍坐日,往者足惜来焉追。
垂髫叔子亦头白,苦抱画像兵间归。
乌虖九京其可作,欲语平昔今馀谁?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名为《林文恭公遗像为公子贻书提学题》。陈宝琛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林文恭公的深切缅怀和敬仰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林文恭公在国家兴盛时期未能长久执政,国运暗中受损,暗示了历史的无奈与命运的捉弄。接着,诗人赞扬林文恭公的圣德在于他的教化始于渐进,邪正之间的斗争关乎生死存亡的微妙平衡。诗人感叹林文恭公在担任直讲仅三年后,便选择离开朝廷,前往边疆,放弃了高官厚禄,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与林文恭公共事的情景,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遗憾。他提到林文恭公虽已年老体衰,但仍能坚守职责,为国家效力。诗人还回忆起与林文恭公一起侍奉君王的日子,以及林文恭公在战乱中的英勇表现。最后,诗人感慨林文恭公已逝去,想要诉说往事却无人可听,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对林文恭公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林文恭公生平事迹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
一纸飞书至。报随园、烟霞杖履,依然人世。
梨枣思传多少客,挽住先生归辔。
正好在、红尘游戏。
混沌初分老蝙蝠,问生时、谁识何年始。
郭璞算,虚言耳。贺诗此日应千纸。
想开缄、梅花风里,猿欢鹤喜。
诗世界宽无历劫,如此神仙有几。
真别有、人间天地。
明日岁华新又是,□壶中、甲子从头起。
松柏寿,自难纪。
瘦却腮红,愁消黛绿,病中辜负年光。
连日春晴,卷帘几阵花香。
空教赢得春光好,到如今、怕说春长。
又何须、药驻红颜,衣斗新妆。
惊回一枕当年梦,问儿家往事,说也堪伤。
芳草无情,依然绿遍池塘。
啼痕镇日萦罗帕,尽由它、湿透鸳鸯。
漫凄凉、身似春蚕,心似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