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蹴水晶碎,彩联珠翠浮。
何如皎皎月,是我大灯球。
风蹴水晶碎,彩联珠翠浮。
何如皎皎月,是我大灯球。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囚犯在狱中自制灯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光明的向往。
首句“风蹴水晶碎”,以“蹴”字形象地描绘了风力之强,仿佛能将晶莹剔透的水晶吹得粉碎,营造出一种凄凉与无助的氛围。接着,“彩联珠翠浮”一句,通过“联”和“浮”字,展现了灯笼上色彩斑斓、珠光宝气的装饰效果,虽身处困境,但诗人仍能以乐观的心态,赋予物品以美感。
“何如皎皎月,是我大灯球”两句,诗人将自己心中的明月与灯笼相比较,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明月象征着高洁、纯净和无限的自由,而“大灯球”则是囚犯在狱中自制的灯笼,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心灵的光芒却能照亮黑暗,给予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也反映了他对自由和平等的深切渴望。在历史的长河中,杨继盛以其高尚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成为了后人传颂的英雄。
老来几不辨西东,秋后霜林且强红。
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
酒醒不觉春强半,睡起常惊日过中。
植杖偶逢为黍客,披衣闲咏舞雩风。
仰看落蕊收松粉,俯见新芽摘杞丛。
楚雨还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
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闲窗《易》粗通。
解组归来成二老,风流他日与君同。
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
岁暮日斜时,还为昔人叹。
今年一线在,那复堪把玩。
欲起强持酒,故交云雨散。
惟有病相寻,空斋为老伴。
萧条灯火冷,寒夜何时旦。
倦仆触屏风,饥鼯嗅空案。
数朝闭阁卧,霜发秋蓬乱。
传闻使者来,策杖就梳盥。
书来苦安慰,不怪造请缓。
大夫忠烈后,高义金石贯。
要当击权豪,未肯觑衰懦。
此生何所似,暗尽灰中炭。
归田计已决,此邦聊假馆。
三径粗成资,一枝有馀暖。
愿君更信宿,庶奉一笑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