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
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
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
自言重不幸,家破身未亡。
人各有一死,此死职所当。
忍将先人体,与主为疣疮。
妾死主意快,从此两无妨。
愿信赤心语,速即白刃光。
南郡忽感激,却立舍锋铓。
抚背称阿姊,归我如归乡。
竟以恩信待,岂止猜妒忘。
由来几上肉,不足挥干将。
南郡死已久,骨枯墓苍苍。
愿于墓上头,立石镌此章。
劝诫天下妇,不令阴胜阳。
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
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
色为天下艳,心乃女中郎。
自言重不幸,家破身未亡。
人各有一死,此死职所当。
忍将先人体,与主为疣疮。
妾死主意快,从此两无妨。
愿信赤心语,速即白刃光。
南郡忽感激,却立舍锋铓。
抚背称阿姊,归我如归乡。
竟以恩信待,岂止猜妒忘。
由来几上肉,不足挥干将。
南郡死已久,骨枯墓苍苍。
愿于墓上头,立石镌此章。
劝诫天下妇,不令阴胜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李势女》。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伤与坚定意志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比鲜明的形象,如“减一分太短,增一分太长”、“不朱面若花,不粉肌如霜”,描绘了一位女性的美丽和自尊,同时也透露出她内心的坚韧与不幸的遭遇。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其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表达了对家国的忠诚以及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与勇敢。诗句“人各有一死,此死职所当”显示出她对于命运的接受与责任感。而“妾死主意快,从此两无妊”则是她在生命最后时刻对主上的忠心和解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之外的刚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和品德的某种期待。结尾部分“愿于墓上头,立石镌此章。劝诫天下妇,不令阴胜阳”则是在强调女性应有的道德观念,即在传统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顺服与贤良。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白居易作为诗人对社会、历史及人物性格深入描绘的能力。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山路敧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