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腊尽春犹浅,只有梅花最可怜。
坐遣牡丹成俗物,丰肌弱骨不成妍。
中州腊尽春犹浅,只有梅花最可怜。
坐遣牡丹成俗物,丰肌弱骨不成妍。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早春景象。"中州腊尽春犹浅"一句,表明春天还未到来,时间似乎停滞,春意尚浅。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写照,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感受——期待与等待之间的微妙情绪。
接着的"只有梅花最可怜"一句,则将这种情绪具体化为对梅花的同情。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盛开,它不仅是早春景象中的稀有之物,也代表了坚韧与孤独。在这悠长的春意尚未到来的日子里,梅花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坐遣牡丹成俗物"则是在描绘另一番情形。牡丹,在这里被描述为已经变得寻常和庸俗,它的美丽与盛大已不再是诗人关注的焦点。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的感慨,美好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往失去了最初的魅力。
最后"丰肌弱骨不成妍"一句,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这种美丽与脆弱之间的关系。"丰肌弱骨"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外表华丽而内在脆弱的生灵状态,而"不成妍"则是对这种生灵的同情和理解。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反思美丽与生命本身的脆弱性。
这首诗通过春日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美丽易逝以及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感悟。
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
红泉浸瑶草,白日生华滋。
箬屋开地炉,翠墙挂藤衣。
看经竹窗边,白猿三两枝。
东峰有老人,眼碧头骨奇。
种薤煮白石,旨趣如婴儿。
月上来打门,月落方始归。
授我微妙诀,恬澹无所为。
别来六七年,只恐白日飞。
池边月影闲婆娑,池上醉来成短歌。
芙渠抵死怨珠露,蟋蟀苦口嫌金波。
往事向人言不得,旧游临老恨空多。
松醪作酒兰为棹,十载烟尘奈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