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二》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中州腊尽春犹浅,只有梅花最可怜。

坐遣牡丹成俗物,丰肌弱骨不成妍。

(0)
注释
中州:指中原地区。
腊尽:冬季结束。
春犹浅:春天的气息还不浓厚。
梅花:梅花。
可怜:值得怜悯或显得特别。
牡丹:牡丹花。
俗物:平凡、普通的事物。
丰肌弱骨:丰满的肌肤和纤弱的骨骼。
不成妍:不能展现出美丽的姿态。
翻译
中原地区的冬天已经结束,但春天的气息还很淡薄。
只有梅花显得最为可怜,因为其他花朵都变得平凡无奇。
鉴赏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早春景象。"中州腊尽春犹浅"一句,表明春天还未到来,时间似乎停滞,春意尚浅。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写照,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感受——期待与等待之间的微妙情绪。

接着的"只有梅花最可怜"一句,则将这种情绪具体化为对梅花的同情。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盛开,它不仅是早春景象中的稀有之物,也代表了坚韧与孤独。在这悠长的春意尚未到来的日子里,梅花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坐遣牡丹成俗物"则是在描绘另一番情形。牡丹,在这里被描述为已经变得寻常和庸俗,它的美丽与盛大已不再是诗人关注的焦点。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的感慨,美好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往失去了最初的魅力。

最后"丰肌弱骨不成妍"一句,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这种美丽与脆弱之间的关系。"丰肌弱骨"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外表华丽而内在脆弱的生灵状态,而"不成妍"则是对这种生灵的同情和理解。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反思美丽与生命本身的脆弱性。

这首诗通过春日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美丽易逝以及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红叶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0)

古意九首·其九

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

红泉浸瑶草,白日生华滋。

箬屋开地炉,翠墙挂藤衣。

看经竹窗边,白猿三两枝。

东峰有老人,眼碧头骨奇。

种薤煮白石,旨趣如婴儿。

月上来打门,月落方始归。

授我微妙诀,恬澹无所为。

别来六七年,只恐白日飞。

(0)

官池秋夕

池边月影闲婆娑,池上醉来成短歌。

芙渠抵死怨珠露,蟋蟀苦口嫌金波。

往事向人言不得,旧游临老恨空多。

松醪作酒兰为棹,十载烟尘奈尔何。

(0)

塞外

塞外偷儿塞内兵,圣君宵旰望升平。

碧幢未作朝廷计,白梃犹驱妇女行。

可使禦戎无上策,只应忧国是虚声。

汉王第宅秦田土,今日将军已自荣。

(0)

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

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

五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

一屦不出门,一车无停轮。

流萍与系匏,早晚期相亲。

(0)

三代门.夏禹

尧违天孽赖询谟,顿免洪波浸碧虚。

海内生灵微伯禹,尽应随浪化为鱼。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