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江南诗五叠秋兴韵八章·其二》
《哀江南诗五叠秋兴韵八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飓风卷纛七星斜,白发元戎误岁华。

隘岸射潮无劲弩,高天贯月有枯槎。

募军可按冯唐籍,解阵空吹越石笳。

最惜吴淞春水弱,晚红漂尽细林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略带苍凉的秋日景象,以飓风、星斜、白发元戎(年迈的将领)等元素,寓含了岁月流逝和战争的艰辛。"飓风卷纛七星斜"写出了风暴中的战旗摇曳,星辰倾斜,显示出战事的动荡不安。"隘岸射潮无劲弩,高天贯月有枯槎"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冷酷,潮水无法用强弩抵挡,天空中只有枯木般的箭矢穿月而过,象征着力量的匮乏。

诗人借"募军可按冯唐籍"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希望能找到像冯唐那样的贤才来充实军队。"解阵空吹越石笳"则暗示了战事的空虚与无奈,战场上吹响的号角显得徒劳无功。最后,"最惜吴淞春水弱,晚红漂尽细林花"以春天的吴淞江水和凋零的红花作结,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衰败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战争、岁月和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当古谣十三章·其八

断巷新鬼语,入夜无人行。

白月照荒地,何处投壶声?

(0)

自姚江至丈亭二章·其二

黄叶如沙野色昏,疑从绝域走昆崙。

弓刀寞索残军渡,云日东南一气浑。

道在未忧天地窄,时危始见米薪恩。

最输大隐先生里,绿满桑园有散豚。

(0)

妇病自春晚始剧至六月四日竟不复生感触所缘记以哀响都得二十三章焚之榇前以代诔哭·其十九

以汝心爱物,拉杂充汝棺。

在汝心所爱,吾视同草菅。

有珠陨已碎,安用珠椟怜?

天地昏万象,塞我寸腑酸。

惨彼斜月痕,沈沈西下山。

黄雀宿树枝,啾唧亦不安。

我生有今夕,何由悟其端?

敢将伤汝心,先汝埋骨寒。

(0)

妇病自春晚始剧至六月四日竟不复生感触所缘记以哀响都得二十三章焚之榇前以代诔哭·其六

汝出延陵吴,少为贫家女。

身手知好娴,议聘遂汝娶。

且以贫士门,安能备姏姥?

惟汝生亦贫,食荼谅知苦。

有食齑与盐,有衣枲与苧。

汝曾不怨咨,苦境以甘处。

富贵谁预期,或待后此补。

即或未可期,汝宁谪终窭。

此意往所存,今当向汝吐。

(0)

当解剑歌七章还家后作·其七

昔我之去,雨雪载路。策蹇而行,谁慰穷遇?

今我之来,烽烟满台。履棘而处,谁慰怆怀?

闭门亦愁,开门亦愁,相色而动,不如屋鸠。

离家亦忧,在家亦忧,脱机而逝,不如海鸥。

今所止栖,知谁之室。呼安吸危,谁料明日?

言具我粮,言谋我资,言橐我衣。

思远徙之,徙将曷依?

(0)

自杨庄渡河下淮船抵吴门道中纪事写怀六章·其二

长风飘大缨,远见铃马驰。

急切欲相问,铃马去如飞。

后卒四五人,徒步不及追。

言调徐州军,期限三日回。

闻言丧我心,同侣面如灰。

岂真家已无,此去终无归。

努力趋淮河,河上声如雷。

云是寿春兵,顷从西路来。

索船同索逋,船尽夺马骑。

可怜官口喑,顿足难指挥。

颇闻江北荒,自食近苦饥。

讵料蓄廪馀,还供军粮赍。

一家不举火,势及里党危。

无食尚有家,无家当告谁?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