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水漾天末,晚旸依岸村。
风调乌尾劲,眷恋馀芳尊。
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
江豚涌高浪,枫树摇去魂。
远戍宗侣泊,暮烟洲渚昏。
离心讵几许,骤若移寒温。
此别信非久,胡为坐忧烦。
我留石难转,君泛云无根。
万里湖南月,三声山上猿。
从兹耿幽梦,夜夜湘与沅。
夏水漾天末,晚旸依岸村。
风调乌尾劲,眷恋馀芳尊。
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
江豚涌高浪,枫树摇去魂。
远戍宗侣泊,暮烟洲渚昏。
离心讵几许,骤若移寒温。
此别信非久,胡为坐忧烦。
我留石难转,君泛云无根。
万里湖南月,三声山上猿。
从兹耿幽梦,夜夜湘与沅。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离别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无限思念和不舍之情。首句“夏水漾天末,晚旸依岸村”设定了整个诗篇的季节与环境,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生动的画面。
“风调乌尾劲,眷恋馀芳尊”中的“风调”,形容风吹得柔和宜人,而“乌尾劲”则是指柳树末梢随风摇曳之状,“眷恋馀香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
接下来的“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描绘出朋友即将启程的情景,而“江豚涌高浪,枫树摇去魂”则通过对激流和摇摆树木的描述,传递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忧虑。
“远戍宗侣泊,暮烟洲渚昏”中的“远戍”,指的是边塞之地,而“宗侣泊”、“暮烟洲渚昏”则营造出一幅边塞落日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描述,强化了离别的孤独与哀愁。
“离心讵几许,骤若移寒温”表达了对离别之痛苦的体验,而“此别信非久,胡为坐忧烦”则是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望和自己内心不平静的情感。
最后,“我留石难转,君泛云无根。万里湖南月,三声山上猿。从兹耿幽梦,夜夜湘与沅。”诗人自比为“留石”,朋友如“泛云”,形象地表达了两人的分别和各自的境遇,“万里湖南月”、“三声山上猿”则是对远方友人所处自然环境的一种想象,而“我从兹耿幽梦,夜夜湘与沅”更深化了诗人内心对朋友的思念之深。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幽深,以夏日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