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宇掩深壑,石灯悬屋梁。
坐来清不寐,自起绕空王。
门外寒威知几许,床头犹有阴蛩语。
断送空山一夜秋,栟榈叶上潇潇雨。
茅宇掩深壑,石灯悬屋梁。
坐来清不寐,自起绕空王。
门外寒威知几许,床头犹有阴蛩语。
断送空山一夜秋,栟榈叶上潇潇雨。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山中茅屋内的一幅静谧景象。诗人通过“茅宇掩深壑,石灯悬屋梁”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屋舍与环境的关系,暗示了居所的隐逸与自然的融合。接着,“坐来清不寐,自起绕空王”则展现了诗人夜不能眠的情景,他起身在屋内徘徊,或许是在冥想或是对自然美景的沉思。
“门外寒威知几许,床头犹有阴蛩语”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寒冷与寂静,门外的寒气似乎能感受到,而床头传来蟋蟀的低吟,更添了几分秋意的凄凉与生命的脆弱感。最后,“断送空山一夜秋,栟榈叶上潇潇雨”将画面推向高潮,描述了一夜秋雨的来临,它不仅洗刷了山间的尘埃,也仿佛为诗人的心灵带来了一丝清凉与宁静,整个场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之间对比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
松嫩堪餐。
竹密须删。
息尘缘、何事相干。
心超物外,身处人间。
有十分清,十分淡,十分闲。
学道非难。
守道多艰。
结跏趺、坐断尘寰。
若空僧舍,寂寞禅关。
对几层云,几层水,几层山。
水竹之居。
吾爱吾庐。
石粼粼、乱砌阶除。
轩窗随意,小巧规模。
却也清幽,也潇洒,也安舒。
懒散无拘。
此等如何。
倚阑干、临水观鱼。
风花雪月,赢得工夫。
好炷些香,图些画,读些书。
首,注引笔记,不知是何笔记。
前两首又见沈雄古今词话卷下。
据元彭致中鸣鹤余音卷六,载前两首,并未注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