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到投子,九上洞山。鳌山成道,已是自瞒。
阿呵呵,惹得虚名走世间。
三到投子,九上洞山。鳌山成道,已是自瞒。
阿呵呵,惹得虚名走世间。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观对雪峰真觉祖师的赞颂。诗中提到"三到投子,九上洞山",这可能指的是真觉祖师在投子禅院和洞山禅林多次参禅修行的经历,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入探究和不懈追求。"鳌山成道,已是自瞒",意指祖师已经通过自己的修行达到了道的境界,但他并不自我炫耀,反而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掩饰,表现出谦逊的态度。
"阿呵呵,惹得虚名走世间",这里的"阿呵呵"可能是祖师的笑声,表达他的淡泊名利,笑对世间的虚名浮华。整首诗赞扬了真觉祖师的修行成就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揭示了佛教徒对于名利的看法,强调内在修行与外在名声的关系。
朔风吹雪飞万里,三更蔌蔌鸣窗纸。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异哉冻砚已生冰,信矣重衾如泼水。
山中卧涧松竹折,庭前蔽地乌鸢死。
昨日之燠殊昏昏,桃李欲坼春满园。
阴阳错谬世或有,物穷则变古所言。
虽云明年幸一麦,冻馁沟壑知谁存。
呜呼今夕之雪未足论,所忧明日?嵼高塞门。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
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
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
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
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
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