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其二》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瓮间毕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点灯。

待凿平江百尺井,要分清暑一壶冰。

佐卿恐是归来鹤,次律宁非过去僧。

他日莫寻王粲宅,梦中来往本何曾。

(0)
注释
瓮间:酒缸或酒窖。
毕卓:古代好酒之人。
防偷酒:防止酒被偷喝。
壁后:墙壁后面。
匡衡:西汉学者,以凿壁借光著名。
不点灯:节省灯火资源。
凿平江:在江边开凿。
百尺井:极深的井。
分清暑:分取清凉。
一壶冰:一壶冰块。
佐卿:陪伴你的人。
恐是:恐怕是。
归来鹤:归来的仙鹤象征高洁。
次律:次第的律诗。
宁非:难道不是。
过去僧:过去的僧人,可能指有禅意的人。
他日:将来的一天。
王粲:三国时期文学家。
宅:住宅。
梦中来往:在梦中相见。
何曾:从未。
翻译
酒瓮之间毕卓防着小偷,墙壁背后匡衡不用灯火照明。
期待在江边挖掘一口深深的井,只为分得一壶清凉的井水。
陪伴你的可能是归来的仙鹤,谱曲的或许就是过去的僧人。
日后不要再去寻找王粲的旧居,我们从未在梦中真正相遇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幽默机智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开篇“瓮间毕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点灯”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日常生活场景,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主人对私下小饮的乐趣以及夜晚不愿点灯以避免过多交往的情趣。瓮是古代用来储酒的器具,毕卓则是一种防盗用的装置;匡衡是指墙后的遮挡物,不点灯则显示了诗人对外界交往的选择性和保留。

接下来的“待凿平江百尺井,要分清暑一壶冰”两句,展现了诗人在炎热夏季对凉爽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象着凿开高达百尺的井来获取清凉的泉水,以便从中取出冰凉的水来消暑,这不仅反映了当时技术的发展,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改造的愿望。

“佐卿恐是归来鹤,次律宁非过去僧”两句,则通过鹤和僧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鹤在这里可能代表着纯洁与高洁,而僧则象征着出世的生活选择。

最后,“他日莫寻王粲宅,梦中来往本何曾”两句,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去追寻那些过往的遗迹和记忆,如同梦境般的往事,不必过度留恋。这里的“王粲宅”可能是某个特定的人或事的象征,而“梦中来往本何曾”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一种释然。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功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清明

在家常服食,无怒已经年。

五岳寻师遍,孤琴共影眠。

南魂迷黑齿,北首极幽燕。

未化辽东鹤,何当省墓田。

(0)

文选楼答石巢先生人日见寄

汊雁归南国,传书下皖城。

老敦彭泽节,少计仲宣名。

柏叶怜芳气,梅花问落英。

空居选楼上,独夜寤昭明。

(0)

皖城谒石巢先生

披衣皖城口,言就皖城坳。

辟世归愚谷,移山到石巢。

鹤林松露滴,渔浦荻花交。

庑下闻清啸,长谣赋乐郊。

(0)

蒋陵送孙枝游华岳时余将南还

相逢彭蠡月,相失蒋陵钟。

自别东林社,君言西蹑廱。

金天开太华,玉井见芙蓉。

余亦泛沧海,南山归祝融。

(0)

趁市八首·其三

钩罾结罟小桥西,花雨沾衣细作泥。

过野不存廉吏犬,绕篱仍缚杜陵鸡。

千寻春水深成窟,百尺潜鱼大似犀。

回首万残如市后,夕阳人散鹧鸪啼。

(0)

独饮

隐几意不惬,把杯聊自醺。

野人谁命驾,倦鸟独堪群。

日暮柴门雨,秋寒水面云。

瞽歌与巫觋,邻舍漫纷纷。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