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戴山岑,夕逗金溪渎。
云天方憀栗,川途屡回复。
帆驶岸疑转,棹奔山似逐。
鸥鸟随波泛,霜澌孕苔绿。
依依浣女影,袅袅榜人曲。
采奇忘来久,耽胜成往速。
悦生良可怀,徇名非所欲。
请试《孺子歌》,去矣从我独。
朝发戴山岑,夕逗金溪渎。
云天方憀栗,川途屡回复。
帆驶岸疑转,棹奔山似逐。
鸥鸟随波泛,霜澌孕苔绿。
依依浣女影,袅袅榜人曲。
采奇忘来久,耽胜成往速。
悦生良可怀,徇名非所欲。
请试《孺子歌》,去矣从我独。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的《舟中》。诗中描绘了清晨从戴山出发,傍晚抵达金溪的情景,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感受。诗人通过"云天方憀栗,川途屡回复"表达了行船时的起伏不定和对未知的忐忑,"帆驶岸疑转,棹奔山似逐"则生动描绘了舟行之快与山水相逐的动态画面。
"鸥鸟随波泛,霜澌孕苔绿"写出了水鸟悠闲地随波逐流,以及冬日里水面薄冰下新绿苔藓的生机。"依依浣女影,袅袅榜人曲"则描绘了岸边洗衣女子的柔美身姿和渔夫的悠扬歌声,增添了生活气息。
诗人沉浸在美景之中,"采奇忘来久,耽胜成往速"表达了对沿途奇异风光的沉醉,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最后,他以"悦生良可怀,徇名非所欲"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名利的淡泊,决定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与快乐,引用《孺子歌》作结,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山水行旅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