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蔽芾树,庆自神君贻。
祠下繁簪弁,来歌祖德诗。
灵源蔽芾树,庆自神君贻。
祠下繁簪弁,来歌祖德诗。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顾令公祠的景致与氛围,充满了对先人的敬仰之情。首句“灵源蔽芾树”以“灵源”点出祠堂所在之地的灵气,而“蔽芾树”则生动地描绘了树木茂盛、遮天蔽日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庆自神君贻”一句,将祠堂的建立与祭祀活动视为神灵的恩赐,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崇敬和对神灵的敬畏。
“祠下繁簪弁,来歌祖德诗”则进一步描述了祠堂前聚集了许多前来祭拜的人们,他们手持簪弁,吟唱着赞美祖先功德的诗歌。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祭祀活动的隆重与热闹,也体现了后人对祖先功绩的铭记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祠堂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以及人们对于祖先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
与子岁阑语萧瑟,江亭题诗更何日。
淞江送子我泛湖,一别音尘遂相失。
闻子键关不殊昔,我亦沉冥求自逸。
方今逐利遍士夫,拜金豪率为之奴。
世事人才不足问,忧在风俗谁能扶。
如子狷介吾狂孤,乃独挥金寻丽姝。
城南酒垆日再过,珠江灯艇今何如。
吾侪所志岂燕雀,宁没蓬蒿死沟壑。
天下大义即在兹,子能不愧吾不怍。
旁人笑谓腐且迂,独与佳人共清酌。
酒酣忆子梦见之,往往悲来叹飘泊。
瘦妻痴女不复怀,饥寒知己鬻珥钗。
子有所闻弗为异,西南大计当安排。
春明客思只如此,寒梅昨夜开高斋。
州封繁会逼梁嶓,继世为藩盛事多。
遗德在人棠蔽芾,旧游经眼树婆娑。
春生剑外壶浆溢,花满褒中驷马过。
父老逢迎应善祝,缁衣将入郑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