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边春早来,清溪处处春花开。
北风海外变萧瑟,黄尘漠漠驱春回。
枯木无枝堆残雪,白鸥沙际苍茫立。
颓阳敛敛下西山,船头伫立愁将夕。
横风吹波舟行艰,舟人辛苦生烦冤。
姑苏城边春早来,清溪处处春花开。
北风海外变萧瑟,黄尘漠漠驱春回。
枯木无枝堆残雪,白鸥沙际苍茫立。
颓阳敛敛下西山,船头伫立愁将夕。
横风吹波舟行艰,舟人辛苦生烦冤。
这首清代诗人曾彦的《通州舟次》描绘了春天初临时,姑苏城周边的景色。诗中以“春早来”和“处处春花开”展现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紧接着笔锋一转,通过“北风海外变萧瑟”和“黄尘漠漠驱春回”,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冬日余威的顽强。诗人运用“枯木无枝堆残雪”和“白鸥沙际苍茫立”的画面,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凉与孤独的氛围。
夕阳西下,“颓阳敛敛下西山”,诗人站在船头,面对即将逝去的白天,内心充满愁绪,“愁将夕”。接下来,“横风吹波舟行艰”描绘了舟行在逆风中的艰难,反映出舟人的辛劳与困苦,“舟人辛苦生烦冤”直接表达了对舟夫艰辛生活的同情和感慨。
整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生活境遇的敏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画藻雕山金碧彩,鸳鸯叠翠眠晴霭。
编珠影里醉春庭,团红片下攒歌黛。
革咽丝烦欢不改,缴绛垂缇忽如晦。
活花起舞夜春来,蜡焰煌煌天日在。
雪暖瑶杯凤髓融,红拖象箸猩唇细。
空中汉转星移盖,火城拥出随朝会。
车如雷兮马如龙,鬼神辟易不敢害。
冠峨剑重锵环佩,步入天门相真宰。
开口长为爵禄筌,回眸便是公卿罪。
珍珠索得龙宫贫,膏腴刮下苍生背。
九野干戈指著心,威福满拳犹未快。
我闻周公贵为天子弟,富有半四海。
蔑有骄奢贻后悔,红锦障收。
珊瑚树碎,至今笑石崇王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