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春雨越王台,别思如云黯不开。
白首尚堪扶杖在,路傍重待节旄来。
丝丝春雨越王台,别思如云黯不开。
白首尚堪扶杖在,路傍重待节旄来。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凄美景象与深厚情谊。首句“丝丝春雨越王台”,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雨绵绵、细密如丝的场景,越王台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别思如云黯不开”,将离别的思绪比作乌云密布,无法散开,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舍。
“白首尚堪扶杖在”一句,通过描写年迈的诗人手持拐杖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岁月的痕迹,也暗示了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之情。最后,“路旁重待节旄来”,预示着即使友人远行,诗人依然期待着友人归来,这份深情厚谊跨越时空,令人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自缘迟暮忆沧洲,翻爱南河浊水流。
初过重阳惜残菊,行看旧浦识群鸥。
朝霞映日同归处,暝柳摇风欲别秋。
长恨相逢即分首,含情掩泪独回头。
伏奏随廉使,周行外冗员。
白髭空受岁,丹陛不朝天。
秉烛千官去,垂帘一室眠。
羡君青琐里,并冕入炉烟。
自叹未沾黄纸诏,那堪远送赤墀人。
老为侨客偏相恋,素是诗家倍益亲。
妻儿共载无羁思,鸳鹭同行不负身。
凭尔将书通令弟,唯论华发愧头巾。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