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内柳丝未出黄,江南柳色已成行。
郁金枝上啼莺早,积翠河边待夕阳。
畿内柳丝未出黄,江南柳色已成行。
郁金枝上啼莺早,积翠河边待夕阳。
这首《新柳》由清朝的康熙帝(玄烨)所作,描绘了初春时节京城与江南两地柳树的不同景象,以及生动的自然生态。
首句“畿内柳丝未出黄”,点明京城(畿内)的柳树还未显露出嫩黄色的新芽,暗示了北方春天来得稍晚,柳树生长也相对迟缓。这里的“畿内”特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次句“江南柳色已成行”,则转向江南,描述那里的柳树已经形成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景色,显示出南方春天来得更早,柳树生长更为茂盛。通过对比南北春景的不同,展现了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第三句“郁金枝上啼莺早”,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在郁金花的枝头,早起的黄莺正在欢快地鸣叫。郁金花在这里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最后一句“积翠河边待夕阳”,将视线拉回江南的河边,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黄昏景象。在翠绿的河畔,人们或坐或立,静静地等待夕阳西下,享受着一天中最后的温暖时光。这句诗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新柳》通过对比京城与江南的春景,以及细腻描绘自然界的生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八月小春天,如人强少年。
偷生诚有谓,却老固无缘。
既有神仙术,能回草木妍。
安知太平日,不得似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