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栖真,庾园赋隐,尘外近接琅嬛。
高阁云轮,乱签风叶,曾夸架压千元。
看砌草、长萦带碧,池水清留砚沈,幽居意远,苍茫妙笔荆关。
为问堂前燕子,寻旧话、万柳夕阳边。
拜经楼古,沧桑易阅,依庑人来,宅相称贤。
凭记取、残烽树石,历劫门庭,几度机丝伴读,竹马嬉游,都向图中证梦缘。
长物仅存,荆弓遇合,米舫光芒,漫感山邱,烬荻摩挲,藏书纪事同传。
郑谷栖真,庾园赋隐,尘外近接琅嬛。
高阁云轮,乱签风叶,曾夸架压千元。
看砌草、长萦带碧,池水清留砚沈,幽居意远,苍茫妙笔荆关。
为问堂前燕子,寻旧话、万柳夕阳边。
拜经楼古,沧桑易阅,依庑人来,宅相称贤。
凭记取、残烽树石,历劫门庭,几度机丝伴读,竹马嬉游,都向图中证梦缘。
长物仅存,荆弓遇合,米舫光芒,漫感山邱,烬荻摩挲,藏书纪事同传。
此曲《西平乐慢》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以朱小汀所藏之吴兔床小桐溪山馆图为题,采用梦窗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
开篇“郑谷栖真,庾园赋隐”,借古人之典故,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归宿的氛围。接着,“高阁云轮,乱签风叶”描绘了阁楼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仿佛是人间仙境。而“曾夸架压千元”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书籍的丰富与价值。
“看砌草、长萦带碧,池水清留砚沈”几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庭院的宁静与雅致,草色碧绿,池水清澈,砚台沉入水中,更添几分文人墨客的意境。接下来,“幽居意远,苍茫妙笔荆关”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情怀,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界。
“为问堂前燕子,寻旧话、万柳夕阳边”一句,以燕子为引,唤起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夕阳下的万柳,更添几分怀旧之情。随后,“拜经楼古,沧桑易阅,依庑人来,宅相称贤”则通过历史的变迁,强调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以及人物的高尚品质。
“凭记取、残烽树石,历劫门庭,几度机丝伴读,竹马嬉游,都向图中证梦缘”这一段,将历史的痕迹与个人的记忆交织在一起,通过残破的烽火、历经沧桑的门庭,以及读书时的机丝、童年时的竹马嬉戏,展现了人生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最后,“长物仅存,荆弓遇合,米舫光芒,漫感山邱,烬荻摩挲,藏书纪事同传”则总结了全文,强调了在物质与时间的流逝中,唯有精神与文化能够永恒流传,无论是荆弓的相遇、米舫的光芒,还是烬荻的摩挲,都是对这份永恒的见证。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
落月半侵窗,蛩声寒到床。
羁人不堪此,梦后夜仍长。
结衣出庭户,河汉正苍凉。
浮阴暝四野,来雁不知行。
陈物悲暮节,畏途怀故乡。
十年泥滓贱,半生靴板忙。
岂不志事功,筋骸难自强。
壮毛抽寸霜,烈胆磨尺钢。
素尚竟谁许,行歌追楚狂。
维舟山光步,却顾广陵城。
十里春风外,夹津芳草生。
渔篷衔尾来,愧尔故人情。
更卜连床语,神房温且清。
语阑夜自久,泪烛剪复明。
撤樽兀相视,酸涕流金缨。
我本山海士,误遭时网婴。
出身两纪馀,何等为浮名。
矧此一分首,几年当合并。
离忧如惊澜,荡潏未易平。
疏亲系远迩,斯言出荒伧。
音邮无禁限,勤访白云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