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多办收身具。投老归来无著处。
四肢安稳一渔舟,祗许樵青相伴去。
沧洲大胜黄尘路。万顷月波难滓污。
阿侬原是个中人,非谓鲈鱼留不住。
中年多办收身具。投老归来无著处。
四肢安稳一渔舟,祗许樵青相伴去。
沧洲大胜黄尘路。万顷月波难滓污。
阿侬原是个中人,非谓鲈鱼留不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贺铸的《木兰花三首(其三)续渔歌》,表达了诗人中年时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首句“中年多办收身具”揭示了诗人有心在中年时期为退休生活做准备,"投老归来无著处"则暗示他对仕途或尘世没有留恋之处。接下来的“四肢安稳一渔舟,祗许樵青相伴去”,描绘了他理想中的晚年生活,与简朴的渔舟和樵夫为伴,过着宁静的生活。
“沧洲大胜黄尘路”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认为渔村生活比尘土飞扬的官场之路更为清高。“万顷月波难滓污”则以月光下的广阔水域象征纯洁无暇的心境,表明诗人不愿被世俗污染。
最后两句“阿侬原是个中人,非谓鲈鱼留不住”,“阿侬”是诗人自指,“个中人”意味着他本性适合这样的隐逸生活,而不是因为留恋鲈鱼(典故源于张翰思乡而辞官)才选择归隐。整首诗通过渔歌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归隐江湖的深深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