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社风流尚可寻,壶觞应拟就东林。
旃檀岁久香犹积,薝卜霜凋草半侵。
五蕴尽从尘外断,三车还听夜来深。
相逢更问无生偈,一卧青山任陆沉。
莲社风流尚可寻,壶觞应拟就东林。
旃檀岁久香犹积,薝卜霜凋草半侵。
五蕴尽从尘外断,三车还听夜来深。
相逢更问无生偈,一卧青山任陆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冬时节探访诃林寺净隐禅房的情景,充满了对古刹风韵与禅意的深刻感悟。
首联“莲社风流尚可寻,壶觞应拟就东林”,诗人以莲社的风雅与东林的清幽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追忆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颔联“旃檀岁久香犹积,薝卜霜凋草半侵”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述旃檀木历经岁月依然散发香气,而薝卜在霜降后草叶凋零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同时也寓意着精神与物质的不同特质。
颈联“五蕴尽从尘外断,三车还听夜来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五蕴(色、受、想、行、识)象征人生的烦恼与束缚,断绝五蕴意味着心灵的解脱;三车(身、口、意)则代表修行的途径,夜晚的深沉暗示了内心的静谧与深邃。
尾联“相逢更问无生偈,一卧青山任陆沉”表达了诗人与僧侣相遇时的对话,探讨无生之偈,即生命的真谛,以及在山中静卧,任由外界纷扰沉浮的心境,体现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诃林寺环境的描绘和对禅宗思想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语言含蓄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