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同韦刺史,坐处爱焚香。
宝鼎并鸡舌,烦君早寄行。
性同韦刺史,坐处爱焚香。
宝鼎并鸡舌,烦君早寄行。
这首诗以“戏呈金”为题,作者张羽在元末明初时期创作。诗中表达了一种与韦刺史性情相投的情谊,以及对焚香的喜爱和期待友人能早寄香料的心情。
首句“性同韦刺史”,点明了诗人与韦刺史之间性情上的相似之处,暗示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接着,“坐处爱焚香”一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喜爱焚香的雅致习惯,体现了其高洁脱俗的生活情趣。
“宝鼎并鸡舌,烦君早寄行”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金的期待之情。他希望金能够尽快寄来珍贵的香料,尤其是与宝鼎相配的鸡舌香,这不仅体现了他对香料的珍视,也蕴含着对友情的珍重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计江南、许多风景,繁华只在晴昼。
些儿淡沲冲融意,到处粘花著柳。疏雨后。
更艳艳绵绵,泼眼浓如酒。飞浮宇宙。
但借日浮香,随烟著物,巧笔画难就。
惆怅处,曾记苏堤携手。十年惊觉回首。
苍埃霁景成阴晦,湖水湖烟依旧。凝望久。
问燕燕莺莺,识此年华否。长门别有。
脉脉断肠人,柔情荡漾,长是为伊瘦。
才过新正,能几日、海棠开了。
将谓是、睡犹未足,嫣然何笑。
一片殷红新锦样,天机知费春多少。
更芳期、不待燕黄昏,莺清晓。花旧说,南昌好。
花宜占,东风早。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
佳句流传千古在,石湖不见坡翁老。
倩何人、寄驿报家山,教知道。
万里归朝去。倚江亭、绿波碧色,一川晴絮。
赢得威名留草木,玉垒雪山高处。
未应减、平淮裴度。
见说金瓯书字久,待公来、便作商岩雨。
休忘却,蜀都赋。旌旗回首春城暮。
听樯头、飞燕似把,人情低诉。
两两三三鸥鹭里,拍拍船儿一羽。
算惟有、清芬载取。
百万人家儿样恋,恨柳风、不为留连住。
离梦绕,沙堤路。